如何應對寶寶的看人學樣
“看人學樣”是任何寶寶成長物語中很常見的行為,模仿本來就是人的天性,看到自己的孩子學著別人的樣子作出一些可愛調皮的動作,很令家長好笑。但也有的父母擔心,因為孩子的模仿是沒有分辨性的,或者說無論什么事,當然也包括不好的行為,寶寶也會跟著學,這可怎么辦?其實不用著急,對于類似的問題,專家給出了專業的答復,小編特意歸納了三點利于父母們參考交流。
善用寶寶愛學人行為的特點,注意大人日常中的行為。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孝敬老人,文明禮貌,勤勞善良,這些美德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寶寶。相反,粗俗的舉止,丑陋的惡習等會被寶寶效仿,玷污其幼小的心靈。
經常鞏固孩子養成的一些合理的的行為。寶寶有了進步,爸爸媽媽應及時表揚、鼓勵,使寶寶好的行為繼續得以保持。比如寶寶看到媽媽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后也跟著去幫媽媽撿,就應該夸獎孩子說:“寶寶真能,會幫媽媽做事啦!”也可以親親寶寶,摟摟寶寶,讓寶寶感覺到:爸爸媽媽喜歡我做好事
家長合理科學的指引很重要。愛模仿是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具體表現在獨立性差,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也就要什么,看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總之,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為寶寶模仿的對象。這表明寶寶的能力在不斷發展。當然,由于寶寶的辨別能力差,在學樣的過程中,寶寶會學好的,也會學不好的。
孩子有模仿的興趣固然是其本性的一種,但如果沒有合理的引導,就很容易對一些不好的行為也有模仿,這是應該避免的。專家以上的介紹就是為這種“避免”提供了一些理論和方法上的依據,由此可以看出,成長物語中的那些點滴小事其實并不小,家長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才好。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