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人為什么會嫉妒?
在人類所能表達的情感當中,嫉妒是最普遍和最令人不安的一種。它會展現我們內心最陰暗的部分,盡管大多數人都非常了解這一點。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最早的記錄可上溯至圣經,當然在那以前嫉妒也毫無疑問的存在著。
人際關系中的嫉妒心理:性別因素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經歷過某種程度的嫉妒。很多人想知道是否嫉妒會受諸如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問題雖然很有趣,但同時也很難在受控的、科學的領域進行研究。和Hupka博士一樣,很多心理學家相信女性更容易嫉妒,這僅僅是因為她們相對于男性更愿意誠實和表露情感。
無論男性或女性,嫉妒的誘因是一樣的。當開始擔心會失去有價值的人或物時就會變得嫉妒。然而也有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針對情敵采取嫉妒性行為。或許赫拉終究還是太超前于她的時代了。
刊登在雜志《進化論和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矮個男人比高個男人更易嫉妒。研究者將此歸結為男性的身高往往被與生殖能力、吸引力和統治力聯系到一起。相似地,具有平均身高的女性相比身高過高或過低的女性更不易嫉妒,或許這是因為她們被認為更健康,更具有生殖能力。
目前,還未發現由于種族和年齡而導致的嫉妒程度的差異。基于年齡因素的研究非常困難,因為這需要科學家們與相同年齡的一群人交談,十年以后還要回訪他們。Hupka博士認為即使完成了這樣的工作,其結論也是過時的,因為50年代長大的人與其后幾十年長大的人將面對完全不同的文化差異。類似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也使針對種族的研究變得很困難。
兒童和青少年的嫉妒心理
盡管針對整個人類的嫉妒研究十分困難,研究者們還是特別留意了兒童和青少年的嫉妒心理。根據傳奇的兒童表演者Fred Rogers(被稱為Mr.Rogers)所說,競爭對于非常小的孩子而言非常難于處理,當他們發現很明顯要與他人分享父母的愛和關注時,往往會導致嫉妒抬起它邪惡的頭。
多個子女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的嫉妒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部分。兄弟姐妹間的競爭在多子女家庭中也很常見,在孩子之間形成疑慮,對父母而言,不得不忍受發生在身邊的無休無止的拌嘴。不幸的是,對那些精疲力盡的父母來說,孩子們的這些表現是完全正常的。網站Kids health.org建議父母除非有身體傷害的威脅,應盡量別讓自己卷入孩子們的辯論。這將迫使孩子們自己解決他們之間的爭論,要比依賴父母解決問題好很多。這樣的做法也能降低父母無意識的偏心所帶來的風險-為戰斗增加彈藥。
專家們也鼓勵父母們積極地與每一個孩子單獨交談,定期提醒他們父母的愛沒有界限的事實。這將有助于孩子們和平共處。
好像是青少年帶來的麻煩還不夠多,刊登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雜志的一個近期的研究發現那些經歷過不自信以及極度孤單的青少年更容易擔憂友誼被他人威脅,由此產生的嫉妒可導致過激行為。研究者發現親昵的行為(本例中是通過朋友關系)能帶來不安,導致嫉妒心理和侵略性。
500個五年級到9年級的學生被要求對這種不安做出評估。舉個例子,問題被設計成要找出什么程度的嫉妒可以導致假定的情形,比如假設他們最好的朋友與其他人一同購物。研究者還調查了個體所覺察到的他人的嫉妒行為。這項研究得出了越不自信的人越容易變得嫉妒的結論。另外,嫉妒中的青少年更傾向于變得具有侵略性,既可能是肢體上的,也可能是被動的-根本無視他們生氣的對象。
這項研究還強化了有關女性比男性更易嫉妒的看法。這組研究者將此歸結為女性對于忠誠、仁慈、同情以及承諾的標準比男性要高,所以當這些標準未被達成時她們更易嫉妒。這種消極行為的潛在因素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青少年害怕失去友誼,所以他們用嫉妒的行為去“保護”它,即便他們的行為實際上是破壞性的。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