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我從患者那里學會成長
一說到醫生,人們的反應大多是:救死扶傷,了不起!但一說起心理醫生,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種神秘的職業,在替別人解決心理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同樣要經歷患者的各種心理危機,甚至清晰地感受到瀕臨崩潰的精神狀態。
“都說心理醫生是垃圾桶,收獲的是一堆心理垃圾,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從病人那里學會了成長。”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孫燕如是說,辦公桌前的她,卷曲的長發自然垂落、眼神中透著堅毅,言語間總是面帶微笑。
體育尖子變成精神衛生科醫生
“中學時我體育成績非常好,是當年體育類高考狀元,選擇在體育還是理科方面發展,曾讓我一度猶豫。”回憶起當年的求學經歷,孫燕說道。
她說,姥姥患有糖尿病,一次摔倒之后到醫院就診,“老人年紀大了,沒什么好辦法可治了,回家養著吧!”醫生給出的答案讓孫燕很是不解,醫生怎么會沒辦法救病人呢?就在孫燕高考的當天,姥姥離開了人世。從那刻起,做一名醫生的愿望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孫燕與患者親情交流 張鑫/攝
“在我腦海中,精神科醫生每天面對的就是瘋子、神經病,我為什么要面對這樣一群人?”在孫燕看來,改變她人生際遇的第一步發生在1996年,她有幸接觸到當時全國精神衛生方面的泰斗許又新。在與許教授交流的日子里,面對那些陷入心理黑暗急需救治的病人,孫燕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開始閱讀大量與醫學心理學有關的國內外各種書籍,深入了解病人的內心世界、人格結構以及人潛意識里的矛盾沖突。就這樣,孫燕成了一名精神衛生科的醫生。
為喚起更多心理疾病患者療救的意識,懷著對精神衛生科事業美好前景的憧憬,2002年,她又考取了山西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專業碩士。至今她已經在精神衛生領域走過15年,幫助成千上萬的精神疾病患者走出了病痛。
任何的心理活動肯定有物質基礎,這一點孫燕堅信地說:“比如說抑郁癥患者,就是因為其大腦中一種叫5-羥色胺的化學物質功能不足。”所以,較嚴重焦慮、抑郁、強迫癥需藥物治療。
精神病人的康復不只屬于個人
怡晴是五臺的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一貫優秀,可惜的是她在高考中發揮失利,意外落榜。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她出現了總有人批評她、說她不好的幻聽,一出門就好像有人在用眼睛瞪她。從此,她常常不敢出門一個人呆坐在家,也不與家人交流……父母帶怡晴到醫院就診,被告知已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在當地醫院醫治無果后,最終找到了孫燕。“針對怡晴的病情,我對她采用了支持性心理治療方法,讓她和家人首先認識疾病的本質,減輕情緒上的負擔,然后調動病人治療的積極性,面對現實地接受治療。”經過六周的治療后,怡晴病情明顯好轉。后來,怡晴邊治療邊復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省內的一所大學。
“怡晴(化名)的康復,不僅挽救了一個家庭,而且讓她有了回報社會的心愿。”說起自己的患者怡晴時,孫燕欣慰地說。
四年的治療,怡情獲得了健康的心身,再一次體驗到了天很藍、生活很美的快樂生活……
心理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我要不要辭職?”時隔多年,孫燕仍然記得,省內一家事業單位老總升職兩個月后,見到她時說的第一句話。
孫燕說,這個老總的能力非常強,家庭條件也非常好,在一次升職機會中由二把手變成了一把手。在別人看來,這是多么值得慶賀的事情,但他從此卻出現了毫無原因地嚴重失眠、心情焦慮、整天提心吊膽、怕和別人說話等情形。回到家,妻子不理解,在單位,又不能讓別人看出來,更不能與朋友交流,他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一度痛苦到想辭職。
根據這位老總的臨床表現及家屬的描述,通過詳細的心理測試和心理分析,診斷他患上了焦慮癥。為此,孫燕為他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心理治療方案,采用認知行為、精神分析、家庭治療、行為訓練等進行心理治療。在接受孫燕兩個月的治療后,患者情緒得到了緩解,焦慮癥狀基本消失。他回到家,一家人坐著吃飯,他不禁感慨地說:“真想不到我還可以再回到快樂的生活中,我早以為自己沒治了。”
孫燕說:“我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還不在于如何去救治這樣的病人,而在于很多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屬從來沒有意識到心理疾病也是需要治療的,或者知道這是一種病卻又不知道哪里可以治,我能非常深刻地體驗到患者的痛苦。”
對自己進行“設置”
在別人看來,心理醫生收獲的是一堆心理垃圾,作為一個精神衛生科醫生,自己又該如何轉換角色呢?
“當我身著白衣面對患者時,我與患者的心緊緊相連,我們是一體的。我不僅要為患者診斷病情、開處方,而且要為患者分析病情與病因;而當我為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時,則必須脫去白衣要將自己置身其外,用平等心態與之交流,單純地以第三者的身份為患者分析他的狀況。”孫燕坦言,自己必須對自己進行設置,即人走出心理治療室的那一刻,思維也就此嘎然而止。只有對自己進行設置,才不會把患者的痛苦追加到自己身上,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全心地幫助每一個患者走出痛苦。
“作為一個精神衛生科的醫生,關鍵是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在自己不斷成長的同時還要從病人那里學會成長。”孫燕如是說,從業這么多年來,在與眾多患者的接觸、交流中,不僅體味到了患者的疾苦,也讓自己避免了這些疾苦,她意味深長地說:“做醫生真好。”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之前,只要患病了才去看醫生。”在現代社會,跨越了衣食無憂的人們,就會很自然地開始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接診的患者中,焦慮和抑郁在各種心理疾病中排前兩位,而且以青壯年中的學生為主,老年人也比較多。”孫燕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多關注心理健康,人是追求目標的動物,必須要有精神的指引,畢竟人們更注重自己存在的價值。
從目前來看,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好,接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更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孫燕說,作為醫生,她的良知也告訴自己必須去幫助這樣的患者,所以希望能通過網絡媒體,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疾病救治的途徑。
記者手札
采訪結束時孫燕說了這樣一番話:心理疾病是一種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病情嚴重的病人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癥狀后,還需配合心理治療以鞏固病情,找回一個健康的人生。“其實我并沒有很高明的療法,只有完全相信我并向我敞開內心世界的患者,我才可以用我所學的專業心理學知識,為他們排解人格上的障礙,關鍵是你能有意識找到精神方面的醫生,并有很好的依從性,我才有機會幫助你,這將是影響你一生的一步。”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