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現象源于過度的心理防御
讀薄荷的故事時,我仿佛看到的是我21個月大的孩子最近可愛又討厭的表現:每天入睡前和半夜醒來迷迷糊糊時,他經常哭鬧著說“要坐車車出去”、“要吃豆腐腦”、“要抱抱媽媽媽媽呀”、“要氣球球球”……其實他是張嘴就說,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主人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愛憎分明和把現實問題視而不見的本領,也幾乎可以媲美我家小朋友。只是,對于30多歲的人說,這樣的行為基本就剩不下多少可愛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就沒有童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愿永遠都笨又傻。”想必這兩句歌詞道出了主人公的心聲。面對壓力重重的現實世界,他們選擇停止成長,寧愿退回到孩童時代,扮演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然而,成長是每個人一生不能回避的主題。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每個人都經歷8個主要的人生階段,每個階段都面臨一個主要的危機或沖突。每種危機必須順利解決才能成功過渡到下一個危機。否則,生命會有被卡住或者停滯的感覺。比如,其中12~20歲是同一性角色混亂的階段。這一階段是童年向成熟邁進的重要轉折點。不想長大,常常是因為在家庭、學校、同伴和自己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下,20歲之前的某個或者某些階段的主要危機沒有得到解決。
精神分析還用“退行”術語描述了這種現象。退行是指當我們在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會選擇用退回到孩童時候、放棄成人處世原則和方式,來回避現實,擺脫焦慮,保護自己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退行行為的目的是獲得他人的同情,減輕焦慮,就像故事中的薄荷用扭捏、哼唧換來了閨蜜的一再妥協。
偶爾“退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有助于我們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但如果一個成人過度貪戀孩童時代某些幼稚的思維和行為,甚至拒絕成長,那就是消極的“退行”的表現,將在個人的人生發展中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首先,會給正常的人際關系帶來不利,可能會引起周圍朋友、同事的反感或排斥,也可能會給領導一個不能勝任的印象;其次,習慣逃避現實、真正不想長大的人,一般來說,他就不會像一個成人那樣去愛、去行動、去承擔責任,因此會失去很多品味現實人生酸甜苦辣的機會,無法體驗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感覺。最終,他們必然會因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而煩惱。可以說,這是一個年齡越大越不靈的游戲,當別人開始厭倦,失望的朋友們一個個離你而去,父母老邁時,該怎么辦?
現實世界里沒有童話中彼得·潘居住的永無島,幻想遲早是要破滅的。無論是鴕鳥政策還是掩耳盜鈴,無論你是否看見和聽見,真實的現實都不會有任何改變。歲月的流逝,給我們帶來不少的煩惱,雖然不情愿,可是誰也擋不住年齡的腳步。對于不想長大的成年人,應該及早意識到自己這種消極的“退行”行為,接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首先,可以試著去觀察自己的行為,覺察內心的感受。當遇到挑戰或者困難時,內心深處是否總是有一個恐懼、懷疑或自卑的聲音在叫你逃走?如果你覺察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堅定地和這個聲音對話:謝謝你這么多年的陪伴和對我的保護,F在,我長大了,我已經有所需要的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些新的嘗試。
其次,多和成熟的人交流,觀察和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技巧。在人際交往中,注意換位感受和思考,學會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尋找同時兼顧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的方法。
第三,現在就去行動。在行動中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強適應工作和社會的實力。把你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的事情上。
其實,很多人不是不想長大,而是習慣了選擇走更容易的路。就像一部電影中的臺詞:“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么?因為太難了。”有人說,長大意味著不斷地喪失和分離,意味著痛苦。但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不曾品嘗痛苦,又如何能真正體會幸福?
如果你身邊有像薄荷、小尹和芊芊一類的朋友,或者是被家長慣出來的“公主病患者”和“媽媽男孩(momboy)”,那么不姑息他們,讓他們看到真實的世界是我們可以為他們做的最好的事情。
當然,長大并不意味著把自己裝在套子里,辛苦地扮演著符合社會要求的角色而失去了自我。適度的童心可以讓我們保持旺盛的創造力,使生活充滿樂趣。只要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只要我們一直在耐心地、勇敢地成長著,那么具體的姿態是嚴肅、優雅還是可愛,都會是充滿魅力的。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