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格異常的人易于犯罪?
人格是指在個人的生活基礎上受到家庭、伴侶、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氣質、能力、興趣、愛好、習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異常即人格明顯地偏離常態。
在犯罪者中人格障礙占10。6%。他們一般在1-6歲時的特點是盲目服從,7-16歲時易受外界影響,易導致人格發展畸形。這些人主要表現為高度的沖擊性和攻擊性;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敏感多疑,對人不信任,抱有仇視;暗示性高,自我中心,感情用事,愛說謊;具有環境不允許的特別葉嗜好;性欲早并強烈。可見,人格異常的人之所以容易犯罪,這與人格異常所故有的心理病理學的特征有關。
造成人格異常的因素主要有:
遺傳因素。在人格異常親屬中,發生率與血緣關系成正比;
腦發育因素。研究表明,人格異常與大腦發育不成熟密切相關;
家屬因素。兒童期不幸,喪母、父母離婚,管教不當,粗魯苛刻與溺愛慫恿等對兒女影響是很深刻的;
教育因素。包括幼兒教育、學校教育、報刊書籍、電影電視等各種教育方式也會對人格異常有影響;
社會因素。社會思潮、社會風氣等也與人格異常有關;
疾病因素。有些人雖無典型病史,但事實上在分娩、嬰幼兒和兒童期患過不明顯的、末引起注意的軀體疾病,這也會影響腦功能的正常發育。
對人格異常人采取的措施,從醫學角度講,要提倡“優孕、優生、優養”;
從社會角度講,應調查影響人格形成的社會問題的現狀,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治理措施;
從文化方面講,要加強精神衛生的教育和宣教傳;
從法律角度講,應加強法制教育和有關科學知識的學習。
要注意區分正常人格與人格異常、分別采取不同防治辦法。
總之,要造成一個良好家庭環境、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人能身心健康、好學向上,這樣,不良人格和人格異常以及相應犯罪也就勢必會減少。家長和教師應學點心理學和精神病的知識,以便給青少年講點心理衛生常識,幫助他們正確對待自已,如何適應環境。此外,要細觀察并重視他們的各種行為變化和表現,及時請精神病科醫師和心理學者檢查,早期診斷,及時制定措施,防止更壞發展。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