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不能等同于思想問題
青島市日前公布了最新心理調查數據,青島市中學生“心病”發病率為15.3%,比2008年調查的發病率高出近5%。專家呼吁,在關注青少年學習、生活的同時,全社會更應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懷。
青少年“心病”發病率達15%-20%
據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對2008年至2010年進行心理咨詢的7319人調查顯示:居首位的人群是學生,占29.18%,其次分別為公司職員、無業人員等,其中最突出的心理問題是情緒,占30.77%,其余依次為睡眠、焦慮、抑郁和學習等心理問題。
據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逄淑濤介紹說,統計數據顯示精神疾病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青少年發病率快速上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針對平均每3位前來咨詢心理問題者就有1位是學生的情況,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今年專門對中學生進行了心理問題調查。據了解,2008年青島市曾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發病率為15%至20%,其中中學生發病率為10.4%。與今年的調查結果——15.3%的發病率相比,短短兩年時間里,中學生的“心病”發病率增長近5%。在心理咨詢門診中,病人年齡已突破傳統認為的“12歲危險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應引起社會的反思和關注。
心理問題不能等同于思想問題
逄淑濤介紹,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室日前接診了一名初中一年級學生,在其入院之前,他的情緒極不穩定,發火時會和父母“動粗”,打起架來什么東西都往父母身上砸,直到看完心理醫生,他的父母才知道孩子已經有“心病”一年多了。這是典型的親子溝通不暢,也給每個家庭敲響了警鐘。
今年10月10日是第1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宣傳的目標人群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和教師、職業人群、社區居民,目的就是提升民眾對人際交流的關注度。在傳統觀念里,對中小學生出現的一些諸如厭學、學習不專心、脾氣暴躁、多動癥等問題,家長和教師主要從思想上、品德上找原因,而忽視從心理疾病上分析。專家認為,隨著社會發展,學校、家長在教育青少年成才的同時,還要幫助其成人,讓青少年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繼續把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當成思想或品德問題去解決,顯然是不妥當的,難以對癥下藥獲得實效。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