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延也是心理問題
學生考前拖延現象尤為嚴重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專家介紹,國外有研究發(fā)現高達95%的大學生有意推遲學業(yè)任務的完成,70%的大學生有經常性的學業(yè)拖延行為。國內心理學家陳保華等人發(fā)現,80%的大學生存在學習拖延,拖延程度與任務情景有關。一項在2008年使用拖延評估量表學生卷(PASS)對山東大學等七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他們發(fā)現有41.7%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拖延現象,在完成作業(yè)和考前復習時的拖延現象尤為嚴重。
拖延原因有多種
拖延的成因很多,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專家表示,根據近年國外的研究大致可歸納為三類。一是特質論,研究者把拖延視為個性特質的反映,受個體盡責性、特質焦慮、懶惰、低自我效能感等個性根源影響;二是動機論,研究者認為期望水平、恐懼失敗、完美主義定向、自我妨礙和自律需求都會影響到個體的拖延行為;三是調節(jié)論,研究者將拖延視為行為自我調節(jié)的失敗,是個體不能很好地協調個性、動機、認知與情境因素的結果。
國內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學習拖延的主要原因有:對任務的嫌惡、朋友同輩人之前的相互壓力、自我控制力差、非理性觀念、缺乏主動學習的動機、過去僥幸拖延經驗強化的結果,以及冒險性與依賴性等。另外,學習動機、時間管理、情緒、完美主義傾向、學習任務的難度以及無關任務的干擾也是影響學習拖延的原因。若要追究“拖延癥”的生理學根源,答案則在于我們的前額葉皮層。
拖延是對抗焦慮的一種辦法
看似原因多多,不過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總結起來,拖延行為是人們對抗焦慮的一種辦法,而焦慮大多來自要作出一個決定或開始一項任務。個人的拖延行為往往緣于壓力、犯罪感,以及個人效率降低———這些感覺綜合起來往往又加劇了拖延行為。一般來說,一定程度的拖延行為屬于正常,但長期的拖延則很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調的表現。
美國德寶大學心理學家約瑟夫·R·法拉利的觀點則是,拖拉是一種病癥,但能根治。他認為喜歡把該做的事盡量往后拖的人為慢性拖拉癥患者。他把慢性拖拉癥分成“激進型”和“逃避型”,前者有自信能在壓力下工作,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尋求刺激;后者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而遲遲不肯動手,或害怕成功后受到別人的關注。
如何解決拖延問題?這還得根據不同情況對癥下藥。
1.完美主義型的拖延者:做事情要盡善盡美,所以不愿匆忙開始。
解決辦法:允許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點進步都鼓勵自己。意識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錯誤,因此不必要求自己達到完美。
2.容易頹廢:任務太難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復明日,一拖再拖。
解決辦法: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降低任務難度;推遲自己要放棄的心態(tài),每天盡可能多完成任務。
3.自我貶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低,當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時卻認為是運氣。
解決辦法:對自己有信心,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贊揚;自己對自己進行勉勵。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fā)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jié)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