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孩奴”的心理解析
心理研究
“孩奴”的非正常心理———過分追求物質,主動養成“奴性”
父母一生為子女打拼,成了“孩奴”,很多人覺得這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孩奴”是部分家長過分追求物質的結果,是被夸張的“孩奴”恐懼癥。“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奶粉都要原裝進口。”“上學要上名校,望子成龍就要給孩子上各種早教班。”……其實,這都是物質壓力下家長的“奴性”,是對高消費行為的普遍夸大。他們因為對孩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所以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這種“奴性”不值得提倡。
“奴性”表現一:孩子是唯一的生活重心
很多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奴”。
從清晨的沖奶粉、洗刷奶瓶,到洗尿布、洗衣服,直到最后的做飯全都是父母親力親為,孩子的喜怒哀樂成了父母情緒的晴雨表。雖然明知道自己對孩子過于緊張的情緒影響到了家人,甚至忽略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但他們仍然執迷不悟。心理專家認為,生活重心過于偏重孩子,對自己和孩子都是太大的負擔。建議父母給自己和孩子更大的獨立空間,多關注自己精神狀態的愉悅充實。
“奴性”表現二:凡是孩子的消費就失去理性
很多年輕的父母為自己的寶貝選擇物品時,偏要挑選價格相對比較貴的,一件普通的嬰兒裝就要花上幾百元。在教育方面更是不遺余力,為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優越環境,家長不惜花高價買高檔玩具,一套布偶玩具動輒千元,拍一套兒童照優惠價就2880元。眾多商家也盯住了兒童消費這一領域,兒童消費正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無法承受之重。富養孩子,漸漸演變成為單純物質上的富足。為了讓孩子去名校,不少家庭在名校地段購買了昂貴的房子,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家事論壇
個性評論1:親子之愛不該被成本核算所否定
“孩奴”,代表著一種令人憂慮的傾向。它說明,有人開始為要不要為人父母而猶豫不決。它甚至能說明,在一個長久以來將親子之情視作基石的社會里,生兒育女頭一次在大范圍內被認為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幸福。
我們承認,養育孩子的成本正在變得高昂,但這并不足以成為將孩子視作負擔的理由。生活成本,尤其是城市生活的成本,讓許多人感到壓力,這些壓力無可避免地影響到生兒育女。這種壓力是現實存在的,然而,養育后代從來不只是一個經濟命題,它包含親情之美、倫理之常。
“孩奴”這個稱呼,叫我們心存不安。這種不安,源于我們對民生艱難的體味———如果面對撫育后代這樣基本的選擇,社會成員也被迫精打細算而猶豫不決,這說明這種艱難已經到了某種必須正視的程度。
我們希望那些恐懼成為“孩奴”的人,靜下心來進行一次深思熟慮,而不是放任自己隨波逐流。我們希望對“孩奴”的恐懼早日平息,這既需要靠整個社會系統盡快地良性化發展,也需要已為人父母或將為人父母者,以更良性的心態,體會生育和養育后代的美妙。
個性評論2:“孩奴”是對80后的又一次誣蔑
一個“80后”寫道:難道我們連對孩子的責任都承擔不起了?“上有老、下有小”,哪個時代的人不要承擔?怎么到了80后就成了“孩奴”了呢?作為一個多子女的家庭,雖然當時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如現在,可我的父母從來沒有覺得我們是負擔、是累贅。不可否認,房子問題和孩子問題讓我們覺得有點“沉重”,有時候,肩膀覺得疼,心里覺得苦。我們也希望能“輕松”一點。但是我們決不是“奴隸”。我們創造的是自己的生活。馬上就要進入老年社會了,養老的問題也逐漸地顯現,難道還要再創造一個“父母奴”?真是不像話和荒唐。
再回到80后孩奴的問題上,相對于父輩甚至70后,我們有了更多的生理知識和教育知識。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教育,為孩子成長提供一個更為寬松和民主的成長環境。在孩子從孕育到成材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能以更加“互動”的方式完成。這將是我們和孩子共同創造的美好時光。不要說自己是孩子的奴隸。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是“孩奴”,當初何必要生。“80后孩奴”是對80后的又一次誣蔑!
專家支招
◎心理攻略要不要做“孩奴”,因人而異
養育子女,一定要做好準備,不管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在要不要成為“孩奴”這個問題上要因人而異,如果這個家庭在收入、房子等方面都做好了準備,孩子出生了,即使當“孩奴”也沒什么。但如果兩方面都還沒做好準備,生下小孩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狀態。
有一些準媽媽在產前容易產生抑郁的情緒,身邊的家人一定要及時地進行開導。也建議一些有工作的準媽媽,沒必要過早地停下工作在家待產。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桂英表示,對于在是否生育問題上有猶豫的夫妻而言,他們都覺得:如果生,那就要好好養。正因為一定要好好養,所以才會有顧慮,怕讓下一代受苦。而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得靠政府。由政府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公共服務。
◎理財攻略 80后如何擺脫“孩奴”命運
專家認為,“孩奴”要減負,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要有科學的育兒觀念,另一方面要及早樹立理財意識。
在要孩子之前就應有計劃地專門做一些儲蓄,不論數目多少,都要考慮生孩子的手術費用、孩子出生后的基本開支、休產假帶來的家庭收入縮減等因素,這樣能有效避免寶寶降臨帶來的過分經濟緊張。
另外,為了保障家庭本金的安全性相對較強,對于沒有投資技巧和要求省心的家長選擇基金定投要好些。基金定投不僅是抵御通貨膨脹的最佳投資工具,而且能開源節流,強迫儲蓄,用小額資金也能積累頗豐的財富。
孩子出生后就應該議購買保險。0-6歲這個年齡段最容易發生一些小意外,給孩子準備一份意外醫療險是非常必要的。7-12歲時,教育基金、醫療保障一個都不能少。由于年齡偏大,購買兒童保險相對保費較貴,投保時可以選擇具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保險。12歲以后,則需要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一方面可以選擇現金返還類的壽險解決教育基金的問題,一方面也可選擇儲蓄養老類的保險提前投資孩子的未來。
孩子保險應遵守幾個原則:第一,費用不宜太高,交保費的時間不宜過長;第二,投保要早,孩子年齡越小保費相對越便宜,尤其當子女成年后,很多少兒險都附加了一些功能,當交費期滿,可以直接轉換成其他壽險產品;第三,有條件的話,增加購買附加保費豁免,一旦家長因特殊原因而無力支付保費,保單還能繼續生效。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