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會讓抱怨自己倒霉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人,整天祥林嫂一般抱怨:“我為什么這樣倒霉?生活為什么對我不公平?為什么別人都活得光鮮亮麗而我不行?”……仿佛他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同時,我們很少看到另外一類人,整天歡呼雀躍:“我怎么這樣幸福?為什么上天如此眷顧我?”……這樣的人即使看到了,我們也覺得似乎不太正常。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這是人生常態,否則生活的抱怨也不會如此之多。那么,為什么大家都感覺自己那么不幸呢?
在心理學上,存在一個知覺顯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的概念,意思是那些成為人們注意焦點的信息常常被認為是更為重要的信息。也就是說,你關注到什么,什么就重要。心理學家在1975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要求兩名男生進行一段對話,其他人進行觀察。實際上,這兩個對話者是實驗的同謀,對話的內容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每一輪的實驗中,都有6名真正的被試,他們坐在指定的位子上,圍繞著兩人對話。安排如下圖所示:
其中的兩人分別坐在兩名對話者的兩側,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名對話者;如觀察者A+B(ObserverA+B);另外四名觀察者分別坐在兩名對話者的后方,他們可以看到其中的一名對話者的背面以及另一名對話者的正臉,如觀察者A或觀察者B(ObserverA或ObserverB)。
對話結束之后,研究者要這些觀察者說出在對話過程中誰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人。雖然這6名觀察者看到的是同一場對話,但答案卻不相同,誰最有影響力呢?他們看得最清楚的人最有影響力。具體地說,觀察者A認為角色A更有影響力,在談話中處于主導地位;而觀察者B認為角色B更有影響力,在談話中處于主導地位;至于A、B都看到的觀察者A+B,則認為兩個人的影響力差不多。因此,如知覺顯著性概念所預期的,我們注意到的信息是最為重要的信息。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意到什么信息了呢?作為一個個體,當然你最清楚自己的環境遭遇,你最明白自己所面臨的艱難困苦,但你看不到別人的,尤其是難以了解別人的不幸遭遇,因為在公開的場合,誰都會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露出來。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是世界上那個最倒霉的人。
另外,這種現象我們也可以用心理學上“當事人/旁觀者差異”(Actor/Observer difference)概念得到進一步的解釋,這種觀念認為,在觀察別人的行為時,人們習慣于做性格歸因,即別人遭遇困難是因為他(她)人品差;而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則更注重情境因素,即自己遭遇不幸則是因為老天不公。這樣,別人倒霉是罪有應得,而自己倒霉則是天妒英才,我們就更感覺自己委屈了。
千人千般苦,只是他人不曉得。我們覺得自己痛苦其實是沒有看仔細別人的挫折,你還會繼續痛苦么?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