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功能及特點
經常有朋友一聽說我是做心理工作的,馬上就會問:你會催眠嗎?我也只好苦笑著說,我不會啊,而且也沒學過。其實就催眠本身來說,并不像很多朋友想象的那么神秘,催眠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作為一門技術大致是在19世紀晚些時候流行起來的,后來又由于弗洛伊德理論的推廣而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什么是心理暗示?從心理學角度上講,暗示是指以言語或非言語的,簡單的或復雜的方式,含蓄、間接的或直接的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當暗示發生時,我們可能只能看到生理或化學反應,但首先是人的心理反應或精神性反應,然后基于這個反應才引起生理的反應。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這個定義其實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接受。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個性和情感,有的人相對來說較容易受影響一些,有的人則不;也有的人看上去貌似刀槍不入,但卻有隱秘的軟肋觸碰不得。所以催眠最主要的是催眠師能根據來訪者的特點適當的提供暗示,從而使其進入被催眠狀態,而就是最頂級的催眠大師,其實也不可能催眠所有人,其實大多數人都屬于基本不能被催眠的,據分析只有20%不到的人群是屬于催眠易感人群。
那么催眠能發揮什么功用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聽說過安慰劑——就是形狀和真藥完全相同,但成分是淀粉一類的藥片,常用于對比組試驗中檢驗真藥的實際藥效。而很多實驗卻表明,特別是安眠、鎮定、興奮類的藥物實驗,安慰劑經常也能達到真藥的效果,這就從生理學和實驗角度證明了心理暗示可以提供和藥物類似的積極影響。
在20世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流行的時期,催眠和心理暗示大量被應用于喚醒來訪者的潛意識,誘發來訪者在催眠狀態下能將平時感覺不到的壓抑在心底的情感和愿望表達出來,從而達到治愈心理頑疾的目的。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曾和朋友們談到,什么樣類型的人易患心理疾病?首先這類人的個性是相對敏感的,而且要有一些內向。敏感的心靈你可以想象成一個大功率的吸塵器,總是會不自覺的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吸進腦海里,而內向又使他總是更多的審視自己而不是向外看,所以有這樣性格的朋友更容易在心靈里堆積一些關于各種情感或感觸的記憶。說到這里,我們順便講一下我們一般會記住什么?其實很少有人能記住很詳細的細節,比如多年前的某一天你從早到晚都干了什么,但多數人會記住當時的感覺,當時自己的心情之類。記憶的這種模糊化為情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心理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是有選擇性的,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理想的狀態是這種影響不知不覺中滲入到個體的內心,在潛意識層面形成一種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就像綠燈,能放行自己平時不敢放行的一些情緒。
至于心理暗示功能究竟有多強大,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科學數據。而且,暗示既然是潛意識的,就不易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所以夸大的說法就很易流行。具體到每個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強弱也并不相同。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內向的人比自信、成熟、開朗的人更易受暗示;而一些性格開朗、自我意識較強的人,本能上對于外界意識有自己的分析方法,一般就很難進行無意識暗示或催眠。
心理暗示是一把雙刃劍,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暗示可幫助被暗示者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戰勝困難和挫折;消極的暗示卻能對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響。當人們了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后,就應該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調控的。大家應該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避免消極的暗示。最簡單的就是每天對著鏡子向自己微笑,發自內心地肯定自己的優點。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