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養寵物心理因素
其實無論你養的是什么,你所選擇養的寵物,與它們相處時的方式都是你內心潛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簡單來說,那些寵物,有可能就是你潛在性格的一個延伸……
有一些與寵物交流獲得的樂趣和滿足,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未必能得到的。
或許很多寵物主人自己都沒想過為什么要養寵物。那么,以此為契機,讓我們來看看清楚吧:有的人也許追求時尚的消遣,有的人是為了傳播愛心,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追求刺激——比如養上一條蛇或一只蜥蜴。
其實無論你養的是什么,你所選擇養的寵物,與它們相處時的方式都是你內心潛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簡單來說,那些寵物,有可能就是你潛在性格的一個延伸……
不僅僅是“作伴”那么簡單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關于為什么養寵物,最通常的說法是“作伴”。在國外有研究證實:飼養寵物陪伴其日常生活的孤寡老人的身體狀況較為良好,壽命也得到延長。而在我國,父母工作繁忙,無法經常陪伴孩子的家庭也會考慮飼養寵物陪伴孩子。
如今,年輕人也加入了養寵物的大軍。而且,維持溫飽的、一擲千金的,都似乎離不開那些小生靈。而寵物的范圍也從貓狗為主擴大到了蛇、蜥蜴、蜘蛛、鴨子……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人癡迷于養寵物呢?顯然不是簡單的“作伴”關系可以解釋得通透的。
心理咨詢師胡慎之提出了“物似主人形”的說法:原來養寵物都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一種長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質的寵物。例如,動作快、愛說話的人會養條活潑愛叫的狗,慢吞吞的主人會養慢吞吞的金魚,神經兮兮的人會養條蛇,貪吃者會將寵物喂得肥肥胖胖,喜歡大狗的人有優越感,喜歡小狗的人希望得到寵愛……從養的寵物身上,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外在的寵物是其主人內在的一種象征。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自戀型,就是養什么像什么,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養寵物,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很多理想化照料者,是一種過渡課題,比如,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其實,他怎么照料寵物的,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么照顧他的。有一些人,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愿望,比如,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并不多,但孩子本身是有欲望與渴望的,在她的心里都有一個理想媽媽的原型,當她有機會時,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去照料寵物,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人都有多面性,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壓抑需要排解,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欲望的寵物,也是一種排解。所以會看到,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把狗當兒子,因為基因相似
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所以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
在所有寵物中,養寵物狗是最大眾的選擇。春節聯歡晚會上姜昆的相聲曾經這樣說:“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條小狗叫兒子”,把寵物狗當成家庭新成員,說起寵物和說孩子的口吻一模一樣,甚至有的年輕小夫妻不生孩子先養只寵物狗當兒女,這類現象屢見不鮮。
狗為何如此受偏愛呢?這是有原因的。
專家發現,在已識別出的2.4萬多個人類基因中,至少有1.8萬個與狗的基因相同。從進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擁有共同的祖先。很多人都還相信,狗具有獨特的性格。近日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這種觀點不但是正確的,而且狗的性格相當復雜,甚至能夠與人類的性格相比。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類性格測試通常都基于5個主要因素:誠實性、外向性、神經性、開放性,以及適應性。為了研究狗狗的性格,美國德州奧斯汀市的德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基于狗的特點設計了一種類似的測試方法。該測試模式主要針對五項標準:外向、愉快、情緒穩定、勇于嘗試新的體驗,以及控制沖動的能力———盡責。他以這些標準來細數狗的性格,發現狗也有所謂的氣質,比方說是不是樂觀,勇敢與否等。
正是因為狗的性格和人類如此相似,彼此之間才能相互吸引,成為最佳拍檔。養狗的人,性格開放,樂于交往,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充滿愛心,同時也是最有人情味的人。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