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婚姻的心理加點糖
伴侶“冷戰”,更具殺傷力
夫妻吵架,發生矛盾在所難免。進行的婚姻方面的調查顯示,有49%的人是因為 “生活瑣事”而導致矛盾沖突。而在處理沖突時,41%的人群是以“冷戰”來解決,38%的人是“討好”,19%的人慣用“指責”,還有16%的人選擇“逃避”。
由此可見,大多數夫婦解決沖突的方法并不是“大吵大鬧”,近半是采取“冷戰”的辦法,但邱少波指出,這種辦法并非長久之計,而且冷暴力可能更具威脅性,就好像一個美國蛇果(一種皮很厚、外觀很漂亮的蘋果),在常溫下放一段時間后,外表還能保持光鮮,但里面已經壞了。冷戰的夫妻則被稱為“蘋果皮式的和諧”。
美國心理學家David H.Olson的團隊調查了250萬對夫妻后發現,有93%的夫妻都在竭力避免與配偶發生沖突,沖突之后則用“冷戰”來回避。David指出,長期習慣性地回避沖突,是造成夫妻離婚的第一原因。沖突之發生,必然因為雙方都在乎此事。所以沖突之際,乃是雙方表露真我的時刻。這時若能努力去了解對方,則可使每次沖突化為進一步彼此了解、增進親密關系的良機。
缺乏交流,兩性易現危機
在結婚之初,兩性關系處于愛情的甜蜜期,為了得到對方的愛,自己也愿意先付出愛,相互包容和忍讓。然而,結婚幾年后,很多人婚姻關系中的矛盾增多,摩擦加劇,關系變得越來越不協調。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夫妻關系并不是一開始就很糟糕的,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地發生變化,當兩性不再進行情感交流,缺乏親密感,兩性之間不再索取,也不再主動給予時,危機就悄悄地走近了。
當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對精神需求是如此強烈時,于是危機出現了,小則為家庭瑣事吵吵鬧鬧,大則“小三”出現了。夫妻之間需求的滿足方式其實是隨家庭經濟同步“成長”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人是逐漸成熟的,人的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夫妻之間要保持有效的溝通模式,并且主動地、及時地“升級溝通模式”,這樣才能保持較好的兩性關系。
學會五種“愛的語言”
“戀愛和婚姻不僅僅是本能,更需要用心學習,努力維護,并盡力避免一些不和諧因素的出現。”“最重要的是夫妻學會處理沖突,并借著‘愛的語言’來建立夫妻間的友誼,使得兩性之間得到更深的親密感。”
人人都知道愛的重要,但如何去給予愛和得到愛,則是很大的藝術。不妨找找以下哪一種愛的語言會令自己的另一半受用———
愛語1:肯定的言詞
我們內心深處最需要的就是感覺被人欣賞、被肯定。當對方缺少安全感時,就會缺少勇氣。而這時,如果配偶能說一些鼓勵的話語,往往會激發出對方極大的潛力,從而產生信任和感激之情。
愛語2:用心的陪伴
工作忙、壓力大,這些往往成了我們忽略對方的理由。抽出時間來用心陪伴,要知道花時間是能“鎖住”對方的情感的,你用心則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很受重視。
愛語3:送禮物
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征,是一件提醒對方“我還愛著你”的東西。事實上,這是最容易學習的愛的語言之一,要善于應用。
愛語4:服務的行動
這是指配偶想要你做的事,你替他(她)服務表示對他(她)的愛。當男女熱戀時,為對方服務是自愿的,甚至是費盡心機的,但婚后,很多人懶得再這么做了。
愛語5:身體的接觸
牽手、親吻、擁抱、撫摸都是身體的接觸,身體的接觸是兩性中最主要的愛的語言,缺少了它,伴侶間就難以感覺到愛。
不可否認,即使學會了這五種愛的語言,有時還是很難控制情緒。一旦有了矛盾沖突,雙方有了感情創傷,應盡快進行修復性溝通,誠懇地道歉,其目的倒不是為了分出你對我錯,而在于達成一種共識:希望彼此能在某些方面得以改進。這被邱少波稱為“愛情的修復”,這種及時修復性的溝通就好比一個“急救箱”,能有效地減少和防止情感創傷引起的不良后果。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