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反向心理調節法
人們面對困境,情緒懊喪,怎么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呢?有一種方法,就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常常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緒發生良性變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心理學上把這種運用心理調節的過程稱之為反向心理調節法,它常常能使人戰勝沮喪,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
有這么一位干部,利用假日騎摩托車外出兜風,本來精神頭蠻好,情緒很高。不成想走出200余里路程車子出了毛病,把他扔在上不著村下不靠店的偏僻山溝里。這一下他著急了,沒有辦法,只好推著車慢慢往前走,等找到修車部時天色已黑,修好車已經半夜時分,只得騎著車行駛在夜幕中。這時他越想越氣,覺得太倒霉,情緒壞到了極點。走著走著,感到何苦如此折磨自己。車雖然壞了但修好了,人沒有受傷,這不是不幸中的萬幸嗎?運用反向心理調節法,他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心情完全變了樣:望著寂靜的山道,閃爍的燈光,他感到夜間行車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這樣在黑夜行車,一生能有幾次,不是車壞還沒有這樣的機會哩。
在漆黑空曠的路上行車真是機會難得,有著獨特的韻味:遠遠近近閃爍的燈光像滿天星斗,呼呼的風聲如同在耳邊唱歌,大地寂靜,萬籟無聲,這樣的夜景何等迷人,這樣的夜行何等美妙?這簡直就是一首歌,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就是一幅引人入勝的圖畫!就這樣,他懷著愉快的心情穿過一個又一個村鎮,不知不覺于午夜趕回家中。后來他經常把這一經歷和感受講給人們聽,并引為自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些傷心事、苦惱事,有時會使人痛苦不堪。這時如果你能用反向心理調節法,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和多角度的思索力,極力從不幸中尋找、挖掘出積極因素來,就能轉“憂”為喜,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從“山窮水盡”轉入“柳暗花明”。
有這么一個寓言故事:兩個工匠一起去賣花盆,不幸途中翻了車,花盆大半打碎,悲觀的花匠說:“完了,壞了這么多花盆,真倒霉!”而另一個樂觀的花匠卻說:“真幸運,還有這么多花盆沒有打碎。”這后一個花匠運用的就是反向心理調節法,從不幸中挖掘出了有幸,有一句話,叫“境由心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的痛苦與快樂,并不是由客觀環境的優劣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情緒決定的。遇到同一件事,有人感到痛苦,有人卻感受到快樂,這完全是不同的心情使然。
美國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說:“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如果我們有著凄慘的思想,我們就會凄慘。如果我們有害怕的思想,我們就會害怕。如果我們有不健康的思想,我們還可能會生病。”對這個問題,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講得更為明確。曾有一名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何在?”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子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著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觀主義者。”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有挫折,有煩惱,有痛苦,這些都是客觀存在,想躲也躲不過去,你嘆息也好,焦急也好,憂慮也好,恐懼也好,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在那里唉聲嘆氣,惶惶不安,莫如拿起心理調節武器,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使情緒由“陰”轉“晴”,擺脫煩惱。俄國作家契訶夫曾這樣說:“要是火柴在你口袋里燃燒起來了,那你應該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多虧你的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依次類推……照我的勸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會歡樂無窮。”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就能使自己從困難中奮起,從逆境中解脫,進入灑脫通達的境界,迎來萬紫千紅的艷陽天。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