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惡搞緣由心態浮躁
一方面,惡搞的對象常常是明星或社會精英,通過對其形象的顛覆和改寫,能讓普通人產生一種惡作劇的快感;另一方面,惡搞大多在網絡上進行,網絡的進入門檻很低,都是匿名,常會出現“一夜成名”的現象,這種話語權,能幫人實現一種虛幻的滿足。
林黛玉成了私生女淪落風塵。這是時下網絡上大行其道的“惡搞”之風。先是一些人在網絡上利用影視娛樂素材搞些惡作劇,博人一笑,接著網上又出現“惡搞社區”,一時間網絡亂象橫生、惡風盛行。
惡搞風氣愈演愈烈,令很多人憂心忡忡,有人大聲疾呼要加以管制,國家廣電總局也曾一度出臺有關管理規定,要將“網絡視頻”納入監管范疇。但在 “草根性”十足的互聯網上,其可行性有多大著實令人擔憂。惡搞其實是一種社會文化心理的反映和折射。時下社會生活中競爭加劇,生活壓力增大,工作、生活的變故常常使人們的不確定感增加,容易讓人產生抑郁情緒,希望通過某種方式來宣泄和釋放,于是惡搞應運而生。
一方面,惡搞的對象常常是明星或社會精英,通過對其形象的顛覆和改寫,能讓普通人產生一種惡作劇的快感;另一方面,惡搞大多在網絡上進行,網絡的進入門檻很低,都是匿名,常會出現“一夜成名”的現象,這種話語權,能幫人實現一種虛幻的滿足。尤其是年輕人,本身有種強烈的叛逆情緒,挾帶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在網上用諷刺、戲謔、調侃的語言惡搞一些經典著作和影視劇,可以嘩眾取寵,滿足虛榮。對接受者來說,無聊之時,上網看到被惡搞的東西,一笑而過,同時能得到情緒釋放和壓力緩解。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惡搞的根子在人的內心。選擇惡搞這個非正常渠道作為宣泄的出口,反映了公眾內心普遍存在的空虛、浮躁和非理性。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現代民主社會里,個人無論采取哪種方式來宣泄和娛樂,都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
相關文章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