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心理衰退的原因
我國是否應該延長退休年齡的話題炙手可熱。支持者從養老金方面算了一筆賬:根據測算,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長1 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收40億元,減支160 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 億元。反對者的理由是,延遲退休了,工作崗位相應減少,源源不斷的年輕人的飯碗怎么辦?
雖然爭論的重點是經濟利益上的考慮,但推遲退休年齡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出人意料的是,越早退休,似乎身體越差。
退休是大部分人都不能逃避的一個坎。“退休不是某一個人的專利,根據國家現有的政策,絕大多數的勞動者都會退休。”不同的是個人對待退休的心理,而退休后過起怎樣的生活,和抱持怎樣的心理有很大的關系,“有些老年人退休后有被社會拋棄的心理,因為退休前后的生活圈子、生活內容和節奏完全不同了。老了不中用了,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其實退休就是老了嗎?以前我們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是八十、九十不稀奇。老年人雖然退休了,但他在過去的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就是一筆財富,所以說‘一個老人就是一座圖書館’也不為過。”
“聯合國第二屆老齡化大會上對老齡化問題特別關注,會上最有意義的一點,是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概念。相比‘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提倡的是一種主觀能動的態度和行動,老人應該抱著這樣的態度去面對退休后的問題,而不是等老。”2008 老齡事業發展國際研討會披露,未來50年內,我國大陸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將急劇增加1.51 倍,突破4 億人。按照我國現有的退休制度,也就是說,退休人群將至少達到4 億。
按照人的生理規律,55 歲、60 歲之后,身體的確不如壯年時期,老年人是患病率高、慢性病非遺傳性病率高的“雙高”人群,而一旦患病,吃藥時間也很長,這個時候,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更加重要。高芳教授的體會是,退休之后要保持一兩個興趣,平時多參加社區的活動,特別是要注意對健康知識的學習,逐漸調節生活節奏,找到一種新的生活平衡。
不管怎樣,退休標志著老年生活的正式開始。廣州白云心理醫院的醫生張學芳卻讀到了另外的信息,“這其實是一種心理誘導,人們會不自覺地按照老年人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比如偶爾的忘事以為是衰老帶來的記憶力衰退,偶爾正常的疲勞也認為是不抗老,相應減少正常的活動和思考,于是加速了生理機能衰老的過程,最終快速老去。”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