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軀體疼痛或是抑郁癥"
抑郁癥是常見的情緒問題,不過,與大部分抑郁癥首先表現為情緒低落不同的是,有一小部分抑郁癥以軀體疼痛為主要表現,患者在內科或神經科反復求診,卻始終不能發現病因,不得已轉到精神科,才使問題迎刃而解。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馮飛提醒,當患者出現在內科查不出病因的軀體疼痛時,不妨及時向精神科求助。
1一年才查出病因的“肌肉疼痛”
退休后,陳女士成了一名家庭主婦,她的性格比較外向,因此退休讓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與朋友打麻將、和丈夫外出旅游。然而,她卻成了一名抑郁癥患者。不過,事情并不是一開始就非常明朗的,她的抑郁癥以不同于多數人的方式出現。
退休一年半后,陳女士感到四肢肌肉變得疼痛,逐漸地,全身肌肉都酸痛起來,渾身不舒服,去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多次求診,心電圖、肌電圖、頭顱核磁等多種檢查都做了,都沒有發現異常。但肌肉總是疼,醫生只好給她開止痛藥,服用了約1個月,仍然沒什么明顯效果,讓陳女士非常郁悶。
見她整天悶悶不樂,丈夫特意帶她去云南旅游,想通過放松讓她感到輕松一些,幫她緩解疼痛帶來的痛苦。陳女士酷愛旅游,但這一次她卻絲毫提不起興趣,總是感到全身肌肉疼,有時疼得甚至不想起床,丈夫只好帶她到昆明一家綜合醫院看門診,同樣沒有什么進展,旅游也因此泡了湯。
陳女士覺得對不起丈夫一片好意,心情更壞了,開始更加積極地四處求醫,反復檢查自己的疼痛問題,她想,疼痛的問題解決了,心情也就好了,一切就能回到正常。然而她花了一年的時間,往返于各家綜合醫院進行診治,結果都和以前一樣,頭顱影像學、生化、免疫等各項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而全身肌肉疼痛的問題持續困擾著她,她很不開心,整天呆在家里悶悶不樂,覺得做什么事情都沒興趣。
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陳女士接受了臨床心理治療,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她很驚訝:她患了抑郁癥。經過抗抑郁的系統治療,她不僅情緒轉好,軀體疼痛的癥狀也很快得以緩解,出院后重新和丈夫外出旅游,心情非常愉快。
2以軀體問題為表現的抑郁癥易被忽視
究竟是軀體的疼痛導致了陳女士的抑郁癥,還是患了抑郁癥以后讓她感到身體的疼痛?記者就此向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馮飛請教。
馮飛指出,對于陳女士來說,軀體疼痛是其抑郁癥的一個癥狀。通常人們認為,抑郁癥應首先表現為情緒上的低落,而且大部分抑郁癥患者也的確表現為情緒癥狀。但在臨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他們的抑郁癥卻是以各種軀體不適為主要表現的,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惡心、嘔吐等,做了許多醫療檢查也查不出原因。“這其實并不奇怪,就像有些感冒會讓人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燒,但有些感冒卻既不咳嗽也不發燒。”
馮飛說,雖然沒有相關的患病率數據,但據臨床所見,近幾年表現為軀體疼痛的抑郁癥患者逐漸增多,這是因為人們對軀體不適的重視度在上升,是健康意識提高的表現。他說,在內科門診中,約有4.2%的患者實際是精神科的問題,但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心臟、心血管、泌尿系統或消化系統不舒服,但總查不出軀體問題,沒想到其實是精神層面出了問題。
由于以軀體不適表現出來,因此這類抑郁癥特別容易被忽視,內科、神經科、中醫科是他們常常光顧的地方。“這類患者首先考慮生理層面的問題,反復多次去多家醫院求診,迫切需要醫生給出一個解釋或說明,有的甚至一兩年反復去內科就診,但從檢查結果上,都無法明確引起不舒服的原因,不得已才求助于精神科心理門診。”馮飛遺憾地說,這個過程往往延誤病情,甚至導致抑郁程度加重。他提醒,一旦這類病人反復求診都得不出結果,就要考慮是否是精神層面的原因。
3兩條標準區分抑郁癥與一般軀體疾病
抑郁癥是情緒出現問題,卻為何會以軀體不適的方式表現出來?馮飛認為,這是由于每個人對自我的體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過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層面,有的人則過多關注自己的軀體層面。就像陳女士,她首先非常關注自己的軀體問題,如疼痛感等,對此反復求診,而久治不愈的疼痛或不適使她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更加敏感與關注。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變化,甚至認為是軀體疾病導致了心情抑郁。
如何區分抑郁癥和一般的軀體疾病呢?馮飛給出兩條判斷標準:患者表現為身體不適,卻檢查不出相應的器質性疾病或臟器損害,即首先要排除軀體器質性疾病;與此同時,患者有抑郁癥狀,情緒低落、沒有興趣、精力不夠是抑郁癥的三個核心癥狀,且癥狀要至少持續兩周的時間。
“如果符合上述標準,那么病人很可能患的是抑郁癥,應盡早到精神科就診,以免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馮飛還指出,抑郁癥患者不一定都有自殺念頭,有自殺念頭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抑郁癥患者是非常害怕死亡的,因此感到不適便會不斷求診。而一旦診斷明確了,治療就比較容易。
相關鏈接
外向的人也會患抑郁癥
并非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有抑郁癥,對于性格外向的人,抑郁癥也會找上門。
馮飛告訴記者,陳女士其實是個外向型的人,喜歡外出、與人交往,尤其喜歡旅游。她在剛有些癥狀時,還盡量維持她在社交層面的完整,但她內心體驗其實已經非常痛苦,因為退休了,生活不再像原先那樣多姿多彩,而是乏味單調。然而外向的性格仍然需要豐富的社會交往來充斥生活,可是突然間工作不存在了,內心覺得空虛、孤獨。由于不愿意在他人面前顯現出悲觀,所以她的注意力由外轉為內,開始關注自己的軀體,而且“身體有病而情緒不太好”這個理由不僅在社交群中顯得更為合理,也更容易為自己所接受。
馮飛進一步指出,實際上,抑郁癥的發生與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并無太大關系,它更多與遺傳、幼年時的成長環境、事件誘因有關。對于陳女士來說,退休就是她的一個誘因。
專家建議
每天10分鐘和情緒“對話”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上班時忙于應付工作,下班后要么回家做家務、要么處理眾多人情世故,很少有人能平平靜靜地關注一下自己的情緒狀態如何,是快樂、平靜、理性,還是煩躁、低落、焦慮?這讓馮飛感慨:現在關注自己情緒的人少了。
其實,要關注一下情緒并不難,甚至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馮飛建議,都市人不妨每天和情緒對話10分鐘:早上、晚上或者一天中其他合適的時間里,拿出10分鐘,靜下心來,問一下自己,今天或近來有沒有因情緒原因出現錯誤?有沒有在情緒的左右下出現了不冷靜的態度、做出不理性的決定?他認為,這是對情緒表現的一個回饋,能有效減少情緒的干擾,及時處理不良情緒的堆積,保持心情的平和愉快。“希望人們每天能抽出10分鐘來關懷一下自己的情緒,關懷一下自己的身體,通過這種對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