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9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常處于核心地位,老人寵溺、家長放縱等使其普遍缺少心理抗挫折能力,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便容易產生挫敗感。而缺乏與同齡人面對面的交流,使得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弱,常表現為以個人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于是當這些個性鮮明的孩子們聚集到大學的大家庭中時便會出現各種摩擦。
據專門針對“90”后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90”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弱,尤其是抗壓能力,明顯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會留下陰影;有5.1%的同學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表示愿意“總結經驗,從頭再來”的則只有9.4%。另外,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90”后們,人際交往主要靠電話、短信、QQ及MSN等方式,而傳統的聚會、信件等溝通方式則不受青睞。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這種方式交朋友。同時,有77.4%的學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會因自己無人傾訴而覺得“莫名空虛”和“無助”。
“9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常處于核心地位,老人寵溺、家長放縱等使其普遍缺少抗挫折能力,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便容易產生挫敗感。而缺乏與同齡人面對面的交流,使得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弱,常表現為以個人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于是當這些個性鮮明的孩子們聚集到大學的大家庭中時便會出現各種摩擦。性格叫內向的人還可能因為缺乏與同學有效的溝通而產生抑郁情緒。
“90”后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人際交往障礙
這一點可能是“90”后大學生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心理障礙。由于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在關愛中長大,加之現在人們普遍的溝通減少,使他們缺乏與同齡人的直接接觸和磨合經歷。但他們從五湖四海聚到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一個宿舍時不免產生一些列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很有可能給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人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有些很還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懼,如害怕與人接觸、害怕在公共場合說話等。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