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如何擺脫上癮癥
說起上癮,除了我們熟知的煙酒成癮,有人手機不離手、有人零食不停嘴、有人瘋狂愛運動……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都可能是“上癮”了。
沉溺于被需要、認可的感覺
壓力癮多參與合作
壓力上癮,這不是自討苦吃嗎?聽起來不可思議,可事實上,心理學家發現,有“壓力癮”的人并不少。職場上,我們經常看到這種“工作狂”:他們并不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拼命,而僅僅是希望通過工作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這種人對工作的壓力,似乎達到了一種癡迷、狂熱的程度。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如果工作變成了“沉溺”或“強迫”,則會將生命提前燃盡,失去幸福和快樂。
美國壓力研究協會主席保羅·洛克教授指出,壓力會讓一部分人更加“肆無忌憚”的投入工作。“這種人往往并不是沉溺于壓力,而是沉溺于被需要、被認可的感覺。”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說,他們停止工作就會無所適從,覺得休假放松是可恥的事情……維持高壓狀態,往往是來自己內心的缺乏安全感和對自己的不認同。
那么,如何讓自己對壓力“脫癮”呢?保羅·洛克建議,首先,要學會發掘自己在工作之外的價值,比如做一些慈善方面的義工、幫助周圍鄰居等;其次,多和親人朋友溝通,找出自己的優點和在生活中值得托付的人或事;再次,培養一些愛好,并且和朋友共享這些愛好;最后,工作中多參與一些團隊項目,減少對個人英雄主義的過度追求。
排解疲倦,填補心中空虛
零食癮喝水走一走
打開周小姐的抽屜,就像打開了一個百寶盒:餅干、牛肉干、果凍、杏仁、奶茶……你能想到的零食幾乎全有。對于她來說,手里隨時拿點零食,就像上班時拿著鼠標那么自然。根據“飲食健康調查網”顯示,61%的人(在三餐飯菜和高熱量飲料之外)偶爾或有規律的吃零食。26%只是偶爾吃零食,35%的人有長期吃零食的習慣。
“零食癮更多是女性的專利。”陜西省人民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張天布說,很多人吃零食不停嘴,其實是為了排解壓力和疲倦,或是為了填補心中的空虛感。這種進食,并不是因為“餓”或者“饞”,更多是在食物垂手可得的情況下,對自己無意識的放縱。“零食癮”并不會給身體帶來多大危害,但長期積累,有可能造成熱量超標。
要對抗零食癮,首先要從規律三餐開始。很多人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才會在上午攝入大量零食。因此,一定要按時吃早飯,攝入足夠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整個上午的工作提供足夠的能量。第二,盡量準備低熱量、耐嚼的零食,通過咀嚼帶來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第三,多喝水,工作間隙多起來走動,都可以有效控制零食癮。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