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軟怕硬是因為自卑感
人人都有自卑,人人都從自卑起步尋求補償。多數人進入青年期后,隨著年齡、能力、經驗的提高,會逐漸從自卑轉化為自信。多數人因為自己曾經有過“自卑、努力、提升”的經歷,會隨著年齡增長、社會成就不斷提高、社會資源的逐漸擁有,個人心性會開始變得越來越寬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少數人在自卑轉化的過程中會不太順利,比如早年遭受痛苦、遭受屈辱太深的人,痛苦的印跡會過于深刻地印在心底。這些痛苦印跡,令其在尋求優秀、尋求補償的過程中過于迫切、過于刻意,形成心理學所稱的“過度補償情結”。
有過度補償情結的人,會在青少年期、青年期里,不惜代價地、不計規則地拼命努力、拼命博取。激勵其如此拼命的,是為了擺脫內心殘留的曾經被別人看不起的痛苦記憶。這種激勵時刻刺激內心并體現在行為上,進取和努力漸漸演變為病態性的,心理學稱為偏執性進取。
因為長期、拼命地病態進取,有過度補償情結的人,往往在青年期或中年早期,比普通人眾更早一些取得一定的社會成就,比如獲得一定成績、獲得較好的職位、賺到一定財產、擁有一定知名度等。但是,過度補償情結本身是病態的,由此激發出來的偏執進取獲得的成就也是帶病的,并不能直接改變自卑。
“自卑、痛苦記憶、過度補償、偏執性、有一定位置掌握一定資源”這幾項,混合在心里,一段時間后會共同摻雜發酵為一個奇怪的混合體。擁有這種混合體心態的人,往往性格乖張、狹窄、刻薄、暴戾,表現在行為上,就是類似于罵孩子、打老婆、欺負弱者、刁難下屬等。
這種人通常厭惡新人,每當見到新人就會下意識打擊、擠兌、踩壓。因為新人的某些幼稚和不足,刺激了其內心“自己也曾幼稚、不足”的記憶,并喚醒連帶的痛苦記憶。因為厭惡曾經的痛苦,所以厭惡眼前具有喚醒功能的新人。用心理學語言說,因為不接納自己,所以不接納對方。
欺負弱者、打壓新人,還有另一層心理含義,就是通過欺負和打壓,自己就仿佛站到了當年欺負自己的人的位置上,于是內心里替代性地為當年被欺負的自己解脫了痛苦。同時,欺負和打壓也是一種自我麻醉:看,我能欺負笨蛋,說明我不是笨蛋。用心理分析來看,不過是自卑者內在客體關系表達與行為反向。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