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熟人”靠關系 未必真輕松
有位朋友,可以稱得上是“關系大師”,無論辦什么事情,他腦子里第一想法便是“有沒有熟人”?因為多年專注于此,他的“人脈”非常廣,各行各業幾乎沒有不認識的人。但是,“事事找熟人,時時找熟人”的他,有一次買件衣服也想找熟人打折,結果請人吃了好幾次飯,花的遠比省得多,鬧了個大笑話。
其實,“辦事找熟人”的現象在中國由來已久。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熟人社會”這一概念。人們因為血緣、地域等關系,在交往中通過人情、面子、信任與規則,逐漸建立起特殊的“熟人圈子”或“自己人圈子”。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43.3%的人希望通過社會關系來實現夢想。不少人到了一個新地方,第一件事不是學習請教,而是打聽有沒有自己的老鄉、校友等“熟人”。
“熟人社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信用,維持著一種社會關系的平衡,不得不承認,在相對封閉保守、講究道德人治的傳統社會中,對個人生活能起到重要的保障和規范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開放和發展,其局限性也日益凸顯。
一方面,“找熟人”講究的是背景和“關系”,也必然帶來若干不公平因素,甚至滋長“人情大于法”的不良風氣,為不法行為提供可乘之機。另一方面,為了擁有自己的“熟人圈子”,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熟悉了解各種各樣的規則,欠下還不清的人情債。就像很多人調侃的,“大城市的人忙著做事,小城市的人忙著做人”。最后,好不容易建立了“熟人圈子”之后,很多人習慣了沉溺其中,整日里忙著應酬維護,進入一個固步自封的境地,仿佛沒有了熟人、關系的指點,自己就寸步難行。
因此,見怪不怪的熟人社會,對講究開放、公平的現代社會,帶來的未必是輕松,也有眾多的心理隱憂。要想化解這樣的困境,第一,我們離不開親情、友情等關系的滋養和幫扶,但他們應該是前進的助力,而不是依賴的對象。正確看待這些資源中蘊藏的機會,才能促進身心和事業良性發展。第二,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明確區分“公德”和“私誼”的適用范圍,讓它們各得其所、發揮各自的長處。該爭取時爭取、該讓步時讓步,才能讓自己進退適宜。第三,真真切切做人、真心實意對人、真情真意留人。只有做一個真誠的人,才能會自己贏來更多信任和支持,打造牢固的社會支持網。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