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別讓高考成了健康殺手
隨著高考結束,很多考生家長認為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孩子的壓力和包袱也終于可以放下了。殊不知,高考過后更是孩子心理問題的高發期,據了解,今年向有關心理咨詢部門尋求幫助的考生和家長比去年增長了50%,超過35%的考生都出現不安和焦慮的情緒。這直接成為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隱患。就此問題專家表示,三大心理類型影響考生考后的心理健康——
1 抑郁型心理須溝通
小文一直都對自己的成績很自信,對高考的期待多過畏懼?己髤s感覺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很不理想,回想著那些自己做錯的題,埋怨自己,她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已經錯失了理想的大學。
專家解析:這類考生由于之前對自己信心滿滿,期望過高,但是考后卻發現實際考得并不理想,于是,心情一落千丈,吃不好、睡不安、情緒低落、自怨自責,很容易患上心理抑郁疾病,嚴重的還會出現輕生念頭。這些都直接威脅到考生的身心健康和今后人生的發展。
專家建議:考生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緒,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要及時調節,不要被情緒所左右。高考已經過去了,好與差都已既成事實,要學著自覺接受,面對現實。作為考生的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不要過多責備和埋怨,最好保持正常的狀態。多與孩子溝通,畢竟家庭才是最幸福的港灣,能夠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注意觀察他們有沒有異常行為,并給予正確引導,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
2 焦慮型心理須放松
考前馮冰曾經說:“對高考的感覺很奇怪,一會兒感覺輕松,一會兒感覺緊張,也沒有害怕,但提到高考還是覺得很揪心。”而從高考結束到現在的幾天時間里,馮冰一直惶惶不安,他很擔心自己的成績,再加上連日來家長不斷地詢問和嘮叨,讓他更加焦慮、急躁,現在馮冰已經患上嚴重的失眠,身體和心理都在飽受著“后高考”的煎熬。
專家解析:這種患得患失的焦慮型心理在許多考生考后都會出現,是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尤其在那些平時成績和模擬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中更易出現。他們的期待值較高,發揮也還正常,但在等待放榜的過程中,他們內心容易產生某種不確定性,讓他們焦躁不安,對自己產生懷疑。而每年在估分、填報志愿的時候,有大于50%的考生都自我感覺良好,而等真正成績下來之后,才發現“高估”了自己。從失眠到焦慮,然后就是憂郁成疾,如果不及時調節,那么,考生在考后將不僅僅面臨心理問題,還要面臨更重大的健康威脅。然而,這種心理的疾病,不同于普通的發燒感冒那么簡單,對正處于關鍵時期的考生來說,這種“高考后心理疾病”是十分危險的。
專家建議:首先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好,自覺接受現實,順其自然,不要總有不好的情緒,不要對自己的能力過多懷疑。然后在平穩自己焦慮的情緒后,合理估分,對分數不要過于執著,對未來要積極進取,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種,高考只是其中一種。最后,盡可能讓自己學會放松,可以約些同學或朋友一起聊聊天、打打球。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