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千萬不要輕視內向者
在我們生活的外向世界里,內向者時常被認為是“怪人”。在極端情況下,他們也許會被認為是“被驅逐的人”。在這些安靜、沉思的人身上,通常會貼上許多標簽,而世界也需要這些人與那些大聲說話、健談的人,也就是“外向者”達成平衡。
世界上,有多少內向者?許多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25%、50%,甚至57%的人是內向者。沒人能準確獲知在總人口中,到底有多少內向者,但在有天賦的人中,內向者居多。當然,并非所有內向者都有天賦。
如果你認為所有內向者都害羞,那么請你再想一想。內向者與害羞沒有絲毫聯系。后者是尷尬、不舒適以及不喜歡身邊有別人。當周圍有人時,內向者感到舒適自在。內向者與外向者最主要的區別是他們動力的來源。
獨處時,內向者感到重新充滿動力、精神煥發,而與別人在一起,讓他們精疲力竭。另一方面,外向者在人群中,非常活躍、充滿動力。當外向者獨處時,他們感到頹靡和無聊。
這就解釋了為何許多科學家、藝術家和作家是內向者。這些專業領域的人們享受獨處,獨處讓自己不斷探索,發現新事物,推廣到世界中。因為這些專業領域通常很高深,因而存在許多著名的內向者。但是,許多藝人和傳媒工作者也是內向者。如茱莉亞·羅伯茨、梅格·瑞恩、梅麗爾·斯特里普、海倫·亨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湯姆·漢克斯、哈里森·福特、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史蒂夫·馬丁、阿爾·戈爾、芭芭拉·沃爾特斯、黛安·索耶和大衛·萊特曼。因此,內向者無法進行與大眾交流的工作,只是個傳說。
《內向者優勢》一書提到內向者一般為:享受獨處時光、關心深交的朋友,即時在參加活動時表現活躍、淡定、沉默寡言、三思而言、做一名很好的聆聽者,但回家后,他們會精疲力竭。而外向者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喜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認識許多朋友、關心許多朋友、喜歡閑聊,在說話做事前不加思慮,說話做事更有動力。
同時,博士也描述了內向者的優勢:與他人工作融洽(尤其在一對一關系中)、友誼長存、靈活、獨立、有更強集中力、自省、有責任感、有創造力、分析能力、刻苦和聰明。而那些認為內向者有以下特征的人,并不了解內向者的優勢。這里有大眾對內向者的錯誤認識:不友善、書呆子、缺乏交際能力、不與他人溝通、不喜歡接近人、沉默寡言、獨行俠、隱居。
總之,內向者無所不能。事實上,一名內向者擁有外向者無法比擬的某個優勢。而內向者與外向者最大且唯一區別是內向者的動力之源是自己。當然,成為一名內向者,并不是性格上的缺陷。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