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現代人心理晚熟的表現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些都導致了人們的生理上的早熟,但是豐富的物質生活也導致了人們心理上的晚熟,那么現代人心理晚熟的表現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兩大表現:成家晚、立業晚
現代人的平均婚齡已經比過去推遲,生育年齡也隨之后延。調查顯示:香港男性初婚年齡平均數由1981年的27歲延長至2002年的30.5歲,而女性在同期則從23.9歲上升至27.6歲。在日本,1950年平均初婚年齡,丈夫為25.9歲,妻子為23歲;而到了1997年,平均初婚年齡就提高到丈夫28.5歲,妻子26.6歲。
對于婚戀來說,現代人講究激情的碰撞,心靈的契合。這就使得人們對婚姻的期望越來越高,也對婚姻越來越慎重,導致成家的年齡越來越晚。
除了較晚組建自己的家庭之外,晚熟還表現在離開父母家庭的時間延后。在強調獨立自主的價值觀的歐美,也出現了“賴巢”族,即已經工作但還寄住在父母家的人。
前面說的是“成家晚”,那么“立業晚”又是為何呢所謂立業,對年輕人來說,就是不僅自己能養活自己,還能找到自己一生發展的事業平臺。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對人們的要求高,人們的生存成本增大,于是需要不斷地充電,年輕人要創業也需要更多的積累,于是讀完本科、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讀博士,一畢業就奔30歲了。另外,社會物質豐富,價值多元化,人們可選擇的機會多了,尋找自己的定位相比以前反而變得困難了。許多年輕人在30歲前都要換幾個工作,最后在與現實的相互適應中,才漸漸找到自己的位置。
職場心理專家認為,這個選擇的過程是青年人心理發展必經的階段。以前可選擇的機會不多,青年人的這種心態沒有引起關注,當這種心態與現代豐富的社會條件結合時,就自然地表現出了晚熟。
心理晚熟,缺少責任心
人們這種心理上和社會化方面的晚熟,一方面給父母增加了負擔,但是另一方面,心理晚熟帶來的晚婚、晚育也為社會減輕了壓力。年輕人應該看到,心理晚熟對自己來說,有利有弊,要發揚有利的方面,抑制不利的方面。
心理早熟者平衡、自然、放松、受同伴的歡迎,較多成為群體中的領導;而晚熟者常常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被拒絕、被支配、有依賴心、缺乏安全感。如果不在合適的時機結束這一心理發展的過程,任由青年人讓這種晚熟狀態延遲下去,那么,青年人就不會產生與年齡和社會位置相匹配的責任心,消極被動,并且還會找出許多借口,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因此,年輕人對心理晚熟要有正確的認識。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