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道歉要有一個完整的心理過程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人向你道歉,亦或是你向他人道歉。可以說,道歉是我們現代社會經常用的一種社交語言,甚至現在都已經出現了專門的道歉網站。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錯了事就要道歉,別人道了歉就應該馬上原諒他們。可是道歉有時卻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我還覺得對方應該向我道歉呢”“我實在說不出口”“沒準對方并沒有覺得特別受傷,也許不用道歉吧”……很多復雜原因導致不道歉或者假道歉。比如“如果你受到了傷害,我向你道歉”,言下之意卻在指責受傷害者太過敏感——做錯事的人希望借道歉擺脫愧疚感、達成和解,卻不小心把人傷得更深。那么,怎樣才能真正的、成功地道歉?
需要滿足的心理需求
要讓道歉取得成功,必須滿足受害方的一種或多種心理需求。這些需求包括——
恢復尊嚴:如果有些行為被認為是對自尊和尊嚴的損害,就得讓受害者重新找到自身價值,恢復尊嚴。把寬恕與否的權利交到受害者手上。
確認雙方擁有共同的價值觀:這往往是道歉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通過道歉,施害者承認自己犯了錯,有心思過,并保證不再重犯,從而確保雙方有共同的價值觀,確認雙方關系當中潛在的某種規則和價值。
確認錯不在自己:有時候受害者也會忍不住自責:“是不是我的臉皮太薄?”為別人的錯誤而帶上精神枷鎖。對方的道歉會讓他/她感到“終于討回了一個說法”。
確保雙方關系的安全:有時,受害者最需要的是保證生理或心理上的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所作出的道歉必須讓受害者了解:傷害的動機是什么?傷害是否可能重復發生?自己能否再相信這種關系?等等。婚姻當中出軌造成的傷害,常常需要滿足受害者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親眼目睹傷害者的痛苦:有些道歉要取得效果,受害者需要知道對方也感到了痛苦。施害者的自責、愧疚往往會被看成是誠意的表現。
彌補傷害造成的損失:補償是指彌補損失,使事情得以解決的方法之一。它常常起輔助作用,有時也會成為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去餐廳吃飯,因為上菜太慢而影響心情,此時餐廳經理送上可口的甜品可能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道歉。
與受傷害者坦誠對話:道歉經常是對話的過程。受害者往往需要向施害者說明自己因為對方的行為所遭受到的不幸,包括不幸的意義、煎熬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等。
要提高道歉的成功率,就得去盡量理解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并作出相應的滿足。受害者需求的不同,與事情本身的性質有關,也與當事人的個性、文化背景、對事情的判斷有關。比如電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認為最需要滿足的心理需求是恢復尊嚴,所以村長僅僅用補償的方式來道歉不能得到秋菊的認可,才決定通過法律手段來恢復尊嚴。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