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爭強好勝也是一種病
不服輸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體現,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是,如果過度的爭強好勝,在心理學上就是一種病了,太愛競爭其實是一種集強迫、自戀、神經質等等疾病癥狀為一體的病。爭強好勝過度怎么調節才好呢。
爭強好勝與什么有關?
酷愛競爭與個人的動機和社會環境有關。研究發現,酷愛競爭的個人動機或源于內部的追求完美。或源于外部的刺激因素,如獎品、金錢或者他人的奉承贊美等。內部的追求不太可能形成競爭性人格,相反,外部動機是太愛競爭的關鍵。那些受外部動機控制的人覺得他們的自尊是由他們的成功決定的,當他們開始任何行動時,他們首先想的是“我需要贏”。
愛競爭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有很大關系。美國精神病學家提出:我們將美國夢定義為人們通過自力更生而出類拔萃,但是,到底我們要超過多少人才算成功?什么時候這種競爭才是值得贊美的,什么時候它又是病態的?社會的贊許也是形成這種不惜一切代價取勝的行為的主要原因。
爭強好勝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即使不會形成社會危害,人們也不愿意與那些把逗小孩玩游戲看得和參加網球錦標賽一樣的人相處。事實上,太愛競爭的人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很難有親密朋友。生活并不永遠是競技場,過度競爭者很少與另一半真誠交流,不太信任對方,有強烈控制對方的欲望,經常發生沖突,任何事情都是戰爭,無論是打乒乓球還是談話,總是想贏,容易獲得負面的心理體驗。即便是午餐閑聊,也要贏得每一場爭論,并常常將玩笑變成火藥味十足的競爭。問題就嚴重了。
太愛競爭會給個人帶來許多不良影響。喜歡競爭沒問題,喜歡爭勝也沒問題,這可以成為刺激人進步的動力之一,所謂影響主要取決于贏了之后的所作所為,事事優秀且討人喜歡的人和事事優秀卻不受人待見的人都有,贏別人簡單,但是讓別人服自己很難,尺度需要自己把握,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競爭贏了擺勝利者的姿態,而且有些競爭,自己認為贏了足夠,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口頭承認。
很多人喜歡競爭,本質不是喜歡競爭這個過程,而是喜歡競爭帶來的結果:虛榮?粗思遗1屏耍蚕肽敲磁1,總想比比,顯得很著急。這其實無關對錯,喜歡不喜歡競爭和比較,全是自己的事兒,不會傷人,不會惱人,因為即便是傷人惱人了,多半也是落到自己身上。但過于喜歡競爭,沉溺在其中帶來的那種暢爽感,往往就會讓自己無法體會淡定,最后給自己徒增不少煩惱,甚至內心焦慮--因為你不可能總那么牛逼,總會有比不過的時候。
競爭心太強怎么調節?
生活除了競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對于那些太愛競爭的人來說,首先要改變的是對成功的態度。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爭出強弱,分出勝負。適當地學會妥協不僅有利于保持平和的心態,也會帶來良好的人際關系。周圍人也要寬容地對待那些喜歡爭強好勝的朋友,多給他們提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一味地針鋒相對。
其實欲速則不達,或者說有一種境界叫慢。生活中,工作里,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無完人,不可能盡善盡美?鬃右灿泻钩簦f子也會打鼾,古來圣賢也寂寞。我們都是淹沒在柴米油鹽中的凡人,先天基因的區別和后天努力的差別,讓我們有的可以鶴立雞群,有的不得不默默無聞。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環境讓我們要做得倍兒好的時候,我們不推辭,因為能者多勞,但也不能著急。沒人跟你比試比試,不是在百米賽跑,不要自己臆想出一個博爾特。人生雖苦短,其實也漫長,它就是一場馬拉松,就是一場旅行,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享受旅程的也不是坐飛機穿越的。凡事慢慢來,循序漸進,好比打太極,一巴掌是破不了水缸的,要慢慢騰挪,然后借力使力,才能破缸。
爭強好勝、酷愛競爭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情以及和他人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引起家庭矛盾,造成和他人關系僵滯,甚至給工作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所以適當放下輸贏觀念,平和緩慢處理事情,就會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合理利用爭強好勝會有促進我們工作發展的作用,而過度的競爭會傷害到我們和周邊人員,及時調整自己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