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什么總看重面子的問題
在我國,我們能發現,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們往往都很看重自己的面子。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朋友們為了面子可以拼命,大家知道,為什么我國人民會把面子看的這么重嗎?
“面子”的原意為物體的正面、表面、外表等,后引申為臉面,通常被理解為名譽、聲譽、威望、商譽、信譽等。中國人的面子和幾千年來重鄉土和血緣的情結有關。“給個面子吧!”這是不少中國人經常說的話。吃飯的檔次要有面子,孩子的成績要能撐面子,自己的工作要給爸媽長面子。中國人對面子的“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幾千年來“堅貞不渝”。
了解中國,始于“面子”
幾千年來,中國人都對面子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秦國為顯示國力昌盛,在臨潼建了斗寶臺,與其他17個國家的奇珍異寶一爭高下。到了隋朝,因為愛面子,隋煬帝命人用絲綢裹樹,并且免費請外國人吃飯。到了近代,慈禧為了自己的六十大壽有排場、夠隆重,大肆揮霍北洋水師的軍費。到了現代,中國人對面子的熱情也是絲毫未減。《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顯示,93%的受訪者好面子。
從心理學角度看,愛面子是正常行為,但國人卻賦予面子很多特殊意義,將其看得過重。比如,有人送禮只看包裝,不重內容,導致天價月餅一度盛行;工資不高卻要講潮流,花一個月工資買高檔手機,結果天天吃泡面;不講內涵只看品牌,看到包裝上寫著“英國皇家”、“巴黎時尚”字樣,無論多少錢都要買,似乎這樣就能躋身貴族行列。
這種對面子的極度渴求也讓外國人難以理解。許多留學生在歐美名校課堂上三緘其口,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問,還裝出懂了的樣子,生怕被人恥笑,丟了面子。在華生活半個多世紀的美國傳教士亞瑟·史密斯也曾指出,要認識中國人,必須從“面子”開始。
相關文章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