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克服親密關系恐懼
當你和你的愛人很親密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認為,在試圖和所愛的人更加親密時有疏離感是一個瘋狂的念頭,甚至令人感到憤怒。即使你是一個回避型人格的人,你也會對伴侶這不理性的情感需求和神經特質感到無所適從。你可能會問“這些人到底想要什么?”你可能會面對“你不關心伴侶,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身邊”的指責,你感到困惑并覺得你的確是關愛他們的,在乎他們的。堅持自己的原則是很重要的。
好消息是,這種心理模式是完全正常的;壞消息是,這不意味一段關系中有一個人在感情升溫時總是推開對方或疏離對方,會令人感到愉快。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對親密感的回避不意味著對方沒有關愛心。通常情況下,也許這都不是一個有意識的行為過程,很大一部分是一種生理反應,由中樞神經系統結構決定,并在早年的原生家庭中養成的習慣。
根據我之前對于依戀行為的描述:所有兒童都有一種想和父母更親密的自然需求,以便在面臨恐懼和痛苦時得到保護和安慰。父母對于兒童的這類需求是如何反應的,這對兒童的人格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另外一種回避型或冷漠型模式,是父母的情感過于痛苦和脆弱,兒童無法表達他們自己的情感,生怕將父母推向脆弱的邊緣。類似的,“直升機媽咪”對于兒童訴說情感經歷這件事表現出極大的觸犯感甚至反應過度,兒童學會了父母在場時不談論情感經歷。這種情況下,父母并不能幫助兒童控制和調整焦慮,反而是兒童正在幫助父母。
不管怎么說,當我們的情感需要或負面情感表現的時候(比如,沮喪,哭泣,對于父母的憤怒)遇到父母持續的偏執、拒絕或者懲罰時,兒童懂得了在痛苦時無法得到父母的幫助,而自己又忍受不了,所以對付負面情緒的唯一方法就是回避、不去經歷它們。做家長的還是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親密程度,對孩子的發育是很好的。
相關文章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