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心理創傷
心理方面的疾病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治療心理方面的疾病,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那么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應該如何治療心理創傷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省察過去的傷痕
首先,我們應當學習不再把手指指向別人,認為都是別人害我們變成今天的境況。心靈治療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省察”,了解自己在成長歷程中曾發生的事,并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人要學習用現在的、較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審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親曾對你很絕情,試著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了解原來父親也是不得已的,或是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么真實、那么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則很難從中跳脫出來。縱使父親對你的傷害是有意的,心靈探索與醫治也能減輕傷害,幫助你接受別人的缺點,學習設身處地,看到父親那樣做的理由,進而饒恕他。孩子的承受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當時的情況,傷口也就沒那么大了,這也是為什么回顧心理歷程很重要。
二、了解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型態,了解這三種型態,分析自己屬于哪一種,然后清楚地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第一種是“討好型”,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愛他。但若是一直采用同一種方式面對問題而沒有彈性時,就會出現狀況。每個人應該不斷成長,學習用更成熟的心態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攻擊型”,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與每個人保持距離。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因為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有的人是“電腦型”,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和別人互動,也不把心事告訴別人,似乎離群索居,很難與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來,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三、寫情緒日記能更了解自己
除了了解上述基本的心理防衛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多看書,多聽有關人際、心理的演講,也可借情緒日記與生命線分析,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及與他人之間的心理互動。嘗試寫“情緒日記”,仔細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你有情緒過激的反應,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對于自己的成長、心理復建很有幫助。
如果我們沒有勇氣去面對過去一些痛苦的經歷,一味地壓抑自己受傷的情緒,反而會變成這些情緒的奴仆,受其控制。極力壓抑、否認這些情緒,往往會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場合,以更大的強度爆發出來。因此我們要常常自省,學習了解情緒、處理情緒。當我們進入情緒過激的危機狀態時,正是我們重新學習的最好機會,這個即時反省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潛意識中種種的心理運作。所以不要輕易放棄,反而該趁機努力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借著情緒日記,可以幫助我們省察、思考。
四、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
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事件和過去的家庭歷史,可以做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方法如下。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譬如你記得在四歲時,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么就在線上寫個“4”,然后把這個美好的回憶記在“4”的上方,七歲時,因為數學沒學好被爸爸打了一頓,這個負面的經歷就寫在“7”的下面等。
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要想治療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及時的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治療,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保護的,所以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治療心理方面的創傷,保護著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一種改善的方式,否則的話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安全傷害著我們的。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