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為何會對家人發脾氣呢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脾氣也是各不相同的,不管是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會出現亂發脾氣,尤其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那么男人為什么會對家人出現亂發脾氣,那么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么?現在我們就應該來看一下吧。
1. 因為覺得可以隨意,潛意識很清楚,錯誤成本太低了,總會被原諒的。
2. 惰性,習慣了低成本,自然選擇低成本的方式。考慮家人感受這個步驟總會被延遲或者忘記。
補充一點,如果希望扭轉,必然需要打破這個慣性。
1. 邏輯上所有人都知道,家人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是以為低成本,其實成本的大頭都是被罵的那一方扛著呢。
2. 與人溝通會有慣性,看到某個人就會說某種話是本能,和動物的條件反射沒區別,要改進,也和訓狗狗沒區別。訓練說話前有考慮感受,考慮結果這個環節,就可以打破慣性。
3. 當然還有一個底層信念需要建立:說話是一件重要而非隨意的事情,謹慎為之。
為何有些人對家人很容易發脾氣,而對外人卻會忍氣吞聲,每次對家人生氣后又自責,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呢?
原因一:面對親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
相對于不相干的人來說,面對親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這是因為我們心里更在乎他們,我們不希望他們不開心。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親人期望的時候,我們如果做不到就產生了讓他不開心的風險。如果他不開心,我們也不會開心,這就好像在事情一開始發生時,就預訂了結果。我們要奮不顧身的投入進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于是我們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產生的壓力也更大。
而且這些壓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漸漸增長慢慢積累的。單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是當最后一根稻草壓上去的時候,我們可能一下就爆發出來,這是壓力的瞬間過度現象。但在家人看來,我們好像就是對當前的一件事情發火,這樣家人就更加不理解我們的行為了。家人的不理解會讓他們無法與我們更加深入的溝通,所以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反而越積越深,我們就越加頻繁的爆發,惡性循環。
原因二:面對親人,我們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別是關系親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境。有些時候,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沒有辦法發泄出來,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泄。這是我們對待家人的時候存在著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對母親,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擔憂的是,往往這種宣泄是通過非秩序溝通實現的。在壓力下的我們,往往忘記了怎么好好說話。我們在宣泄過程中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夸大、貶低、晦暗等等的語言。最后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給家人卻帶來了傷害。如果家人對我們的傷害進行反彈,家庭的沖突就會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毀在了我們的放肆性上。
原因三:我們有時并沒有意識到我們對親人的期望過高。
相對親人來說,我們往往對“別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發火。因為我們假設“別人”是不了解我們的,要取得“別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但面對家人,我們的耐心就很有限,因為我們認為家人應該是最了解最支持我們的。一般來說,確實是越親近的人會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實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點對點的和我們達成充分的理解,這是不現實的,我們自己也并不能夠時時理解和支持親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順利,我們常常會想:“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別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罷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這樣越想就會越生氣。這都是因為我們對家人期望過高,而有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脾氣比較暴躁,但是如果是脾氣特別不好的情況下,真的是會影響自己的一些身體,甚至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對于男性來說還是應該要注意不要胡亂的去亂發脾氣的。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