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強迫癥可科學泄壓調心態
“最近走路,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數自己的腳步”、“經常出門老遠了,我都要倒回家確認門鎖好沒有……”在一項名為《辦公室一族,你是否有強迫癥狀?》網絡調查中,近八成的網友有強迫癥傾向,專家表示,對付強迫癥要善于調整心態,適當的宣泄壓力。
針對“你認為自己是否具有強迫癥狀”的問題,27.27%的網友表示有,而且經常強迫自己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54.55%的網友表示,自己偶爾會強迫自己。只有18.18%的網友稱從不勉強自己。在“強迫癥狀發生在哪些方面”的問題上,37.97%的網友表示,每當出門后,只要不完全確定是否鎖門,就要強迫自己返回檢查;13.90%的網友愛強迫自己晚睡,表示就算困得不行了,也要強迫自己熬夜上網、看小說。還有11.76%的網友稱,當被安排工作任務后,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完成。其余的網友分別選擇了強迫自己反復做清潔、走樓梯必須走右邊等。
在都市白領中,強迫癥真的如此嚴重嗎?心理專家表示,按照臨床診斷來看,這些說法還太泛化。個人不僅有重復的動作、行為以及反復的想法,而且想擺脫也擺脫不了,給個人帶來了痛苦感,這才是強迫癥。如果重復的行為沒有引起痛苦感,沒有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單純的重復不見得是強迫癥。
強迫癥有“性格基礎”
根據大量的案例分析,心理學專家們發現,“強迫癥”患者在性格上有些共同特征。患有強迫癥的人,一般都有性格基礎,比如說做事追求完美,刻板認真,按部就班,非常細致,在性格上有這種傾向性。當這些人遭遇現實的壓力,就有可能促發強迫癥。引發強迫癥的社會心理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說學業壓力、工作壓力,家庭不和睦,同事之間、上下級關系緊張等等,這些社會心理因素都可以引起強迫癥。
據了解,強迫癥大體有兩種類型,一是強迫行為,包括強迫檢查、強迫洗滌、強迫記數、強迫儀式動作等;二是強迫思維,包括強迫懷疑,總覺得不干凈,會被病菌感染;強迫性窮思竭慮,總是會問:方桌為什么是方的?水為什么沒有顏色?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進步,人們對精神衛生的健康需求增多,通過網絡也更多地了解了強迫癥狀,但是現在沒有大規模、科學的調查認為強迫癥增多了,只是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的壓力增多,大家可能就覺得引發的強迫癥增多了。
“晚睡強迫”是網絡成癮
在媒體工作的小王,經常工作到凌晨才下班,“本來工作就挺累的,但是回家后便開始上網,看小說、看電影,然后無法自拔。打游戲的時候總是想著”下一局就是最后一局“,看電視連續劇則想著”看完這集就睡覺“……”
對此,有人歸結為“晚睡強迫癥”。不過,專家表示這無法診斷是強迫癥,這是一種網絡成癮的表現。個人明明知道該睡覺了,但他就是不睡,這自然有點強迫癥的傾向,但是這更多的是社會發展到現在的一種不良習慣。
另外專家還表示,網絡發展了,網絡內容吸引人,帶給他一種刺激、驚奇,或者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心理滿足,這對他來說就像是一種犒賞機制一樣。這跟強迫癥的形式有點像,但是不完全一致。從形式上來說,有點像強迫行為,但不能說是強迫癥,更應該說是上網成癮。
學會適當地宣泄壓力
對于強迫癥,專家表示臨床會采用藥物加心理治療的辦法。對于強迫思維的患者,在心理上會采用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接納癥狀,帶著癥狀生活;對有強迫行為的患者,我們會采用認知療法,讓個人有正確的認識,然后進行行為矯正。
強迫癥重在前期的調整。在個性上,教育孩子不要過度追求完美,做事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完不成時也不要刻意追求;在出現壓力時,首先找出壓力源,思考如何解決壓力,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多尋求朋友的幫助,多想想其他渠道。
個人要學會釋放壓力。比如說,工作壓力太大時,可以嘗試給自己一個假期,然后找朋友聊聊天、爬爬山,鍛煉身體,轉移一下注意力。此外,健身、唱歌等也是一種宣泄壓力的方式,絕不能讓壓力任意擴大化。
要積極解決矛盾。“有一對夫妻鬧離婚,孩子感覺缺乏安全,上學不愿意去,回家也難受,從此忌諱某些顏色、數字等,看見穿白衣服的人就感覺不吉利,給家庭帶來了災難……”
-
預防強迫癥的措施有哪些?大家要做好預防強迫癥的措施,平時在生活中應該要學會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在乎自己的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太過完美,學會享受生活的
-
你了解強迫癥嗎?強迫癥有哪些表現生活中有很多人患有強迫癥,強迫癥的人無法擺脫自己的心理,強迫癥的患者會強迫自己做某些動作,也會強迫自己檢查工作和生活,強
-
你這個人是不是有強迫癥啊?強迫癥這種疾病最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疾病呢,它不僅影響了我們健康的生活,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
-
治愈強迫癥的方法就像強迫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出現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有潔癖的呢?很多人都是經常的去洗手,或者是別人的東西不可以碰,
-
中醫治療強迫癥是否有效強迫癥患者可以采用中醫治療,中醫治療慢性疾病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減輕疾病給患者身體造成的傷害,強迫癥的患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