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自閉癥的主要原因
自閉癥在人群中是非常常見的。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通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于外界比較冷漠,或者不知道如何接近人群。這種疾病給患者帶來了很多苦惱,嚴重影響日后的生活以及個人發展。
那么,導致自閉癥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生理疾病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后天的成長環境、人事物的影響。
自閉癥的病因
60年代初期,學者多依據心理分析理論,亦認為是后天養育環境因素造成自閉癥,因而主要采取游戲治療、或非結構性的團體治療,但是仍未見有顯著的效果。
60年代后期,Foster教授(1964)開始采用區分增強(PRO)嘗試改變自閉癥者的問題行為并有良好效果之后,行為改變技術迄今仍然教師善用、且是改變自閉癥者諸多癥狀的有效方法。
70年代,學者鑒于前述治療效果不佳,再加上醫學科技之發現,因此提出先天性腦部功能損傷是引發自閉癥的原因。
80年代起,由于認知學習論的盛行,學者據知從多種觀點提出認知缺陷是影響到自閉癥者的人際關系、語言溝通等領域的核心缺陷。
隨著不同的時代潮流趨勢與發現,學者對自閉癥因此而有不同的剖解分析。學者仍然契而不舍的以現今的醫學科技,企盼能夠找到真正的解釋,自閉癥的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雖然如此,多數學者從自閉癥的主要癥狀,提出以生物學論為基礎,說明行為(癥狀)-神經心理功能-腦部運作等三個層次之間具有因果鏈(causalchains)的關系,而此關系亦同時說明了自閉癥的癥狀與獨特性。為了符合前述理論,多數學者認為以下的敘述可以作為原因的解釋:自閉癥系因生物學上的病因,如脆弱X染色體癥候群或染色體異常(特別是第7、8、13、15、17、18對發生率最多;但又以第15對出現率最高,最具關鍵型發生因素;第14、20對則從未是造成自閉癥的報告)、或胎兒初期感染德國麻疹或結節性硬化癥、或苯酮尿癥等疾病引發的新陳代謝障礙、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或細菌感染、及腦傷等因素,而在胎兒或嬰幼兒的腦部造成廣范圍的損傷,并在大腦內某個「最后共通途徑」產生特定的疾病,因而造成認知缺陷,并引起溝通(包含扮裝)、社會性及儀式化行為等領域的障礙。
從生物學上的發現,可以看到與其它身心障礙類別的病因有類似之處,因此學者再企圖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對「最后共通途徑」擬作進一步的詮釋。針對這「最后共通途徑」,從腦部運作與神經心理功能關系的論點來看,目前透過神經解剖、神經化學及電生理等醫學科技之發現,至少可以找到初級顳區功能障礙(temporofrontaldysfunction)、腦干功能障礙(brain-stemdysfunction)與自閉癥有關。然而學者又找到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候群及學習障礙類似的答案。因此,此部份的解釋仍有待醫學科技深入的探究。至于在認知缺陷方面,學者多專注在信息處理缺陷的解釋,但仍有分歧的假設,主要可分為以下四種:
1.心理理論(theoryofmind)Baron-Cohen等(1995)提出自閉癥者系因缺乏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所造成的,因此有無法認知他人臉部表情、或傳達情感困難(但是能理解喜愛和簡單的情感)、不會表達手勢、無法理解他人有不同的訊息、無法區辨真實與外表、不會想象或欺騙假裝、亦無法處理會話中的新舊訊息等社會溝通障礙。
2.情感論(affecttheory)Hobson(1989,1990,1993)解釋自閉癥者因為無法接受或響應他人情感表達之內在情感缺陷,因而在嬰幼兒期沒有必要的社會性的經驗以發展出社會性理解的認知能力。這說明了自閉癥者的相互注意協調能力(jointattention)及模仿缺陷,但無法解釋零碎天賦、視覺優勢及仿說等癥狀。不過,此說法呼應了肯納的主張。
3.執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論Ozonoff(1992)認為自閉癥者可能是前額葉功能損傷造成的,因此有固執而刻板的常同行為、有限的興趣表現、笨拙的動作模仿、自我中心的社會互動、欠缺情感反應、及高層次的抽象認知缺陷等癥狀。
4.中心連貫薄弱(weakcentralcoherence)論Sperber和Wilson(1986)主張自閉癥者系因其訊息處理能力無法將外界環境刺激轉變成有意義的訊息,再將新舊訊息加以連貫起來,所有才會有精于積木排列組合或優異的機械性記憶力等零碎天賦的表現。
從上述的假設可以看出無論是堅持哪一種假設仍無法圓滿的解釋自閉癥所有癥狀。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自閉癥,相信都會有辦法治療的。首先要打開患者的心門,讓患者本身接受自己的病情,這對于日后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身邊的家人、朋友也要多給予關心,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好文推薦:
-
抑郁癥失眠怎么辦?食療可以解決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失眠抑郁的情況,失眠抑郁要采取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養心安神粥能有效改善失眠狀況,棗仁粥具有改善失眠的作用,
-
產后抑郁癥失眠怎么辦?不少女性生完寶寶后會出現失眠的情況,也有不少女性有產后抑郁的情況,抑郁容易導致失眠,所以要及時改善抑郁的情緒,家長應該要
-
焦慮癥如何食療?治療焦慮癥的食物焦慮癥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來改善焦慮癥狀,主要是情緒過于焦慮,造成的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焦慮癥的產生,患者會產生煩悶的情
-
孕期焦慮癥有哪些表現?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產生焦慮的心理焦慮癥,會影響到睡眠,如果出現焦慮的情況,需要及時緩解焦慮的心理,孕期情緒波動比較大,
-
經常精神緊張如何改善?精神緊張可以通過放松療法來改善精神緊張的狀況,盡量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緩解精神壓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難題需要穩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