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可能是因心理疾病導致
很多人身體上不舒服就會認為是身體的原因,去就醫時卻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有一些不舒服的癥狀卻查明不了原因可能就是你患上了心理疾病,有了心理疾病也會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所以當發現自己有心理疾病時,應該及時就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一些案例和專家的建議吧。
鏡頭一
驚恐發作誤以為是心臟病
某晚,張女士突然全身發抖、發冷、心慌、口干、血壓升高、頭暈,急診心電圖發現有輕微心肌缺血,給予丹參酮點滴后醫生便叫其回家。類似情況在張女士身上已經發生了很多次,近來似乎更加頻繁。檢測血常規和生化、甲狀腺等功能均正常,心臟B超、24小時心電圖、頭顱CT、腎上腺B超等檢測,也均顯示正常。她曾到多家三級醫院找不同專家求診,均未明確診斷,醫生告訴她沒什么大礙,休息休息就行,但患者感到痛苦、迷茫,不知去何處診治。
據了解張女士的伯父年前剛剛突發心梗去世,之后她便開始覺得心臟不適,有過幾次突發性心動過速,發病時伴隨手腳發冷、渾身發抖、口干、心慌,有時頭暈,但等到了醫院,往往癥狀減弱或完全消失。張女士平時工作壓力較大,精神容易緊張;夜晚偶伴有恐懼感。
專家視點:
張女士的癥狀是典型的驚恐發作,亦稱為急性焦慮發作。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們對于廣泛性焦慮的識別越來越深入,但對于急性焦慮發作卻往往不能有效識別,一般非精神科醫生也未必能正確識別。
研究發現,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胸痛患者中,僅23%有明顯冠心病,相比之下,61%的患者無明顯冠心病。在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最多見的精神科診斷是焦慮癥。
心理專家指出,驚恐發作的患者有突發性心慌、胸悶,出冷汗等癥狀,甚至出現瀕死感。他們通常會到綜合醫院急診科或心內科就診,但心電圖、冠脈造影等檢查并未發現異常,或臨床癥狀與心血管基礎病變程度不相一致。
相比驚恐發作,焦慮癥的另一亞型——廣泛性焦慮患者則常常表現為入睡困難,多思多慮,心悸,胸悶,汗多等輕微而持久的不適,也常輾轉于心內科、神經科、中醫科等各科醫生處就診,但對癥治療效果欠佳,癥狀常遷延反復。這類患者應及時到精神心理科就診,必要時給予抗焦慮藥物及心理治療會得到滿意的效果。
-
慢性疲勞綜合癥如何改善?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患者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做到有規律的生活和學習,改善工作效率,也要緩解精神壓力,學會自我減壓,
-
如何緩解精神壓力?4招改善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大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大家應該要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并且要冷靜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表,
-
男性睡前三種行為揭秘內心有很多男性朋友們并不知道在睡覺之前,到底是哪三種行為,能夠堅定我們內心的狀態,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樣的傷,疾病的困擾?那
-
4種不好的心理讓男人床上不行有很多的行為并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對于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自尊和形象,有4種不好的心理讓我們的男性朋友們
-
九個方法幫男人保持心理健康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才能夠保證我們的男性朋友們心里更加的健康,讓我們的男性朋友們的心理更加的有好處才是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