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貧血的幾款中醫(yī)調理藥膳
貧血是非常普遍的疾病,而且多發(fā)于女性。貧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紅細胞或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血紅蛋白。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有紅細胞過度破壞,造血不良和失血。下面就來看看一些調理貧血的中醫(yī)藥膳。
貧血在祖國醫(yī)學屬“虛證”范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1、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養(yǎng)心補脾,滋補強壯。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
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壯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功效:滋陰補血。
貧血,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困倦無力、氣短頭暈等為主要特征,藥膳療法是該病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黃芪雞汁粥、肝粥、紅棗黑木耳湯、荔枝干大棗等藥膳方效果顯著,貧血者宜經常食用。
黃芪雞汁粥
功效:益氣血,填精髓,適于體虛、氣血雙虧、營養(yǎng)不良的貧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只,黃芪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熱服食。
宜忌:感冒發(fā)熱、外邪未盡者忌服。
肝粥
功效:補肝,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癥、目昏眼花等癥。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哪些食物治療貧血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有了一些貧血這樣的現(xiàn)象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樣的傷害,哪些食物在治療貧血方
-
缺鐵性貧血吃什么好?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缺鐵性貧血的人群應該要多吃一些豬血,能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問題,動物血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
-
產后貧血吃什么好 6大最補血食物不少女性生產后容易出現(xiàn)貧血的問題,女性產后貧血要多吃些黑豆,黑豆具有生血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貧血的問題,胡蘿卜和面筋具有
-
哪些人宜吃動物血來補血?俗話說吃什么補什么,所以,平時多吃一些動物血是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的,但是,動物學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那么,哪些人群是
-
盤點最補血的7種食物現(xiàn)在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飲食也不規(guī)律,導致很多人都有貧血的癥狀,但是如果人體缺少了血液的濡養(yǎng),那么不僅沒有精神,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