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神奇功效和推薦食譜
談到祛濕,不得不說到赤小豆,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jīng),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但是在外型上你可能和紅豆相混淆,下面一起來認識下赤小豆的營養(yǎng)功效以及赤小豆的食譜。
主題:赤小豆鱗魚湯
食材:赤小豆10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姜少許、食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把赤小豆、陳皮分別洗凈;鯪魚宰洗凈,去臟雜待用;生姜切片;
2.把鍋燒熱,放入食用油,用慢火煎鱗魚至微黃,撈出;
3.把2中的鯪魚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用大火煲沸后,改為小火煲1小時左右,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食。
此粥可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特別提醒:
一、赤小豆健脾祛濕 和鯪魚同煮更好
中醫(y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jīng)。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主治水腫、腳氣,而有產(chǎn)后缺乳、腹瀉、黃疸或小便不利、痔瘡也可通過用赤小豆熬湯或研磨成粉服用輔助治療。
在西方營養(yǎng)學(xué)里,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糖、解毒抗癌、預(yù)防結(jié)石、健美減肥;且富含葉酸,產(chǎn)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針對需要祛濕健脾的朋友來說,可用鯪魚和赤小豆共煮來調(diào)理,因《綱目拾遺》里提到,鯪魚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的功效,兩者一起煮湯,對祛濕有較好的效果。
二、赤小豆和紅豆易混淆 吃前分清楚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一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一般適合熬粥;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diào)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舍。
三、三豆都祛濕 各有差別
赤小豆、綠豆、黑豆,三者都有利水消腫,解毒療瘡作用,對于水腫脹滿、濕熱黃疸、癰腫熱毒等均可應(yīng)用。但又各有所偏,赤小豆善長利水祛濕,故水腫,瀉痢黃疸多用之;綠豆擅長清暑解藥毒,故暑熱煩渴及藥物中毒等多用之;黑豆擅長祛風(fēng)解毒,故風(fēng)痹筋攣,產(chǎn)后風(fēng)痙,癰腫熱毒等多用之。
因此朋友們在選擇五谷雜糧時,一定要看仔細,別以為同是豆子就一把煮,還是要多了解各自的功效。
-
糖尿病患者谷類飲食糖尿病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嚴重的威脅了我們的身體,危害了我們的健康,糖尿病的患者,也適合谷類飲食
-
湯圓到底有什么樣的功效呢?對于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來說,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而這對于人們來說也是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節(jié)日,那么對于湯圓來說也是元宵節(jié)不不
-
3種食物 幫你提供早餐谷物一說到糧食,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們的一日三餐。早餐是我們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大家最好選擇營養(yǎng)均衡的谷物早餐
-
玉米的6種健康吃法 在家快快學(xué)起來在我們的日常食品當(dāng)中,玉米一直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能美容、明目、抗衰老、,還可以預(yù)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等。那么,我們
-
玉米百吃不厭 怎樣烹飪更可口對于很多人來說,玉米是一種百吃不厭的美食。不但因為玉米美味,而且玉米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大家不妨跟專家學(xué)習(xí)一下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