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緩解老人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老年人盜汗應注意自我養護,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食療調養。下面就向大家推薦幾款常見又實用的中醫盜汗食療方。
盜汗食療方推薦:
1、黑大豆50克,龍眼肉15克,大棗50克,同放鍋內,加清水3碗,煎至2碗,分早、晚兩次服。
2、核桃5~8個,去殼取核桃仁;五味子2~3克洗凈,蜂蜜適量,共搗成糊狀服食。每日2次。
3、黑芝麻、桑椹各10克,加水煮食,每日1次。
4、黑棗50克,去核,同糯米100克煮成稀飯,可加糖,經常吃有效。
5、百合、蜂蜜各100克,蒸1小時后取出放涼,每日早、晚各服1湯匙,或用百合煮大米粥,吃時加蜂蜜,常吃效果頗佳。
6、黑大豆15克,浮小麥50克。將浮小麥用干凈布包好,同大豆一起加水煮至大豆熟,吃豆喝湯。
7、豬腰1個,洗凈切片,加杜仲15克,水煮后吃腰子并喝湯。
8、活泥鰍200克,去腸雜及頭,油煎至金黃色,再加適量水煮熟,加鹽,吃肉喝湯。
9、白蘿卜或雪梨500克,泡參100克,酌加少量水煮食,每日1次,分2日吃完,連吃15日左右。
10、甘草10克,大棗5枚,小麥30克,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飲湯。每日2次。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
老年人的營養膳食知識對于老年人來說,營養一定要跟得上,才能夠幫助我們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恢復老年人的狀態,那么我們遵循什么樣的營養才能夠給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冬季照顧老人飲食還得到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家的老人,特別是冬季的時候,更應該知道老人的飲食該如何來安排,下
-
老人健康飲食 8大要點要牢記老人的健康,才是這個家庭中最圓滿的幸福,一旦老人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我們是不是也都會跟著擔心呢?所以要想老人健康長壽,首先
-
老年人必吃的五類健康食物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人老了之后,身體的素質立馬也就跟著下降了,所以我們應該在飲食上花點心思,怎么才能讓自己的身體能夠維持的好一點
-
中醫教你如何預防老人斑中醫美容秘方,你知道多少?美容,抗衰老是其中之一。那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抗衰老嗎?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教我們怎么預防老人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