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多吃暖身食物 學學古人如何吃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大家越來越關注關于自身健康的事情了,特別是冬季將至,大家一定想知道在冬季如何才能健康度過,專家指出,除了冬季多吃暖身食物外,對于古人如何冬季養生的方法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除了“教育家、思想家”這些名號外,孔子其實還是一位養生保健專家。為啥這樣說呢?你想想,在戰亂的年代,他依然能得享73歲高齡,就是在現代這也算是高壽了,這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論語》中所體現的冬季飲食招。
吃肉一天不超二兩。《論語》中稱,“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意思就是,席上的肉雖然多,但不能超過吃飯的量。由于蔬菜稀少,冬天的餐桌經常是肉類唱主角。即使是到現在,民間也流傳諸如吃火鍋、羊蝎子之類的飲食,它們更是肉類食品的主陣地。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東旭也曾說過,冬天時人很少活動,肉類食品最易在臟腑內積食積熱,多吃反而會導致體力下降。特別是中老年人群更要注意,動物性蛋白質攝取得越多,鈣質就越容易排出體外。建議成年人冬季一天吃肉最好不超二兩。
三九天更要多吃姜。《論語》還稱,“不撤姜食,不多食”。把生姜的保健功效提到很高的位置。其實,在三九寒冬,生姜的保健驅寒功效更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飯前或者飯后半小時喝杯姜紅茶。特別是對于冬天想減肥的人,喝杯熱乎乎的姜紅茶,不但能保暖,又可提高代謝率,消耗體內熱量。
冬天吃東西可以精細一點。孔子在《論語》中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因為有個常識是,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會丟失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有營養的物質,通常只剩下糖分和淀粉。其實,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冬天時,人們的活動量明顯減少,這個時候把蔬菜或者肉類適當地做細有利于腸胃的吸收,而且便于食物營養更充分地釋放,有利于身體迅速汲取熱量。因此,從冬季飲食保健的角度講,適當把烹飪過程做“精細”,還是很可取的。
養生保健在我國歷史悠久,對于冬季養生中古人的經驗和方法值得我們去汲取和學習,在當下生活條件提升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有條件去把冬季保健這件事情做的更好。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
大寒節氣應該如何養生?大寒是什么: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今
-
冬季飲食三原則是什么啊在冬天里飲食應該格外的注意,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冬季飲食到底變成什么樣的三個原則,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
-
老年人冬季保健 保健可以吃魚最健康現在老年人都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老年人為了保健,就應該在飲食方面多調理,現在就為大家介紹,老年人,冬季保健就應該
-
冬季怎么補水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冬天我們大家可能總是感覺身體里面會缺少水分,所以冬天這個季節里面,我們大家應該要多喝水才可以,如果是身體缺少厲害,那么身
-
寒冷冬天 不把寒氣吃進肚子大家都知道冬天這個季節里面天氣越來越寒冷,所以大家在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而且應該戴著口罩,不然把寒氣吃到肚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