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子學習飲食習慣
孔子作為一名中國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僅僅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戰國年代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歲高齡,其養生之道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中山大學附屬三院中醫學科主任楊宏志說,養生貴在堅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堅持及在飲食上的要求,頗值得年輕白領借鑒。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鈕而蝕,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這八不食分為三類
一、色味方面 食物變顏色了不吃,變味了不吃。
二、食物質量方面 糧食陳舊了不吃,魚和肉不新鮮了不吃,不新鮮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 烹調不當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飯菜不吃,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酒和熟肉不吃。
專家建議:所謂“病從口入”,吃的東西不對,最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冬去春來,天氣逐步炎熱潮濕起來,微生物活躍,容易引發食物腐敗變質,故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生冷、變質發霉食物及不潔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飯剩菜應及時放進冰箱,隔餐食物或買回的熟食應重新煮透、熱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開儲存,盡量在2-3天內就吃完,不要儲存過久。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在飲食衛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說孔子是我們現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應季的食物“不時不食”,而在《黃帝內經》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采備藥物、食物,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在中醫看來,食物和藥物一要講究“氣”,二要講究“味”,它們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時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氣,如果不是應季的食物,它就沒有那個季節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價值就會因此改變。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現代社會中的確已經被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圍,而且已經沒法再離開它們了。楊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時,應注意陰陽平衡,夏季陽熱較盛應少吃燥熱的食物,冬季則應少吃寒涼的食品。
-
怎么才能做到健康飲食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可以讓我們心理更加健康的,我們都知道在現在這個生活中的壓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會暴飲暴食,或者生活中不
-
蘋果醋美容效果不錯的體現蘋果醋美容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那么,蘋果醋美容效果到底如何呢?什么樣的肌膚不適合選擇蘋果醋來進行美容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
-
韓國明星是如何減肥的 效果如何很多人都有減肥的愿望,他們在看到明星的時候忍不住會問,為什么明星們都會這么瘦呢?所以,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出一些韓國明星瘦
-
棒棒雞有著什么不一樣的故事棒棒雞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很多吃過的人都說這棒棒雞的美味確實是非常難得的,那么,棒棒雞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其又有什么我
-
孔子對飲食的要求是很高的相信說起孔子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我們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孔子是一個比較有成就的歷史文人,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孔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