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間出現尿頻、尿急、淋漓澀痛等癥狀者,稱為“妊娠小便淋痛”。亦稱“子淋”,又稱“妊娠小便難”。《金匱要略》已有妊娠小便不利等的記載。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機理為腎虛、膀胱積熱,氣化失司所致。臨床常見的有實熱、陰虛兩種。
1.實熱
(l)心火偏亢 素體陽盛,或過食辛溫助陽,孕后血養胎元,陰不濟陽,心火偏亢,移熱小腸,傳入膀胱,灼傷津液,則小便淋漓澀痛。
(2)濕熱下注 攝生不慎,濕熱蘊結,灼傷膀胱津液,發為小便淋痛。
2.陰虛 素體陰虛,孕后陰血愈虧。陰虛火旺,下移膀胱,灼傷津液,則小便淋漓澀痛!短ギa心法》云:“妊娠胞系于腎,腎間虛熱,移于膀胱,而成斯證!
【辨證施治】
子淋之作,雖多因熱,但治以清潤為主。不宜過于通利,致傷胎元,而致墜胎、小產。
1.實熱
(1)心火偏亢
主要證候:妊娠期間,尿少色深黃,艱澀而痛,面赤心煩,甚者口舌生瘡。舌紅欠潤,少苔或無苔、脈細滑數。
證候分析:因證屬心火偏亢,心火上炎,則面赤心煩,口舌生瘡;心火移熱于小腸,則尿少淋痛。舌紅少苔,脈細滑數,均為心火偏旺所致。
治法:瀉火通淋。
方藥:導赤散(《小兒藥證直快》)加玄參、麥冬。方中生地涼血清熱,玄參滋腎壯水,麥冬養陰寧心,淡竹葉清心瀉火,木通、甘草消利小便,瀉心火,使熱退而小便自通。
(2)濕熱下注
主要證候:妊娠期間,突感小便頻數而急,尿黃赤,艱澀不利,灼熱刺痛,面色垢黃,口干不多引飲,胸悶食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濕與熱搏,蘊結膀胱,氣化不行,水道不利,故小便頻數而短,尿黃赤,灼熱刺痛。脾胃濕熱,熏蒸于上,故面色垢黃,口干不多引飲。濕困脾胃,則胸悶食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為濕熱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加味五淋散(《醫宗金鑒》)。方中滑石、木通清熱瀉火通淋;茯苓、澤瀉、車前子利濕通淋;甘草梢瀉火、止淋、緩痛,使火熱之邪俱由小便而出。當歸、白芍、生地養血安胎。使邪去而不傷正,治病而不動胎,誠為治濕熱子淋之良方。惟滑石一味,性較滑利,易動胎氣,須慎用。
2.陰虛
主要證候:妊娠數月,小便頻數淋漓,灼熱刺痛,量少、色深黃,形體消瘦,兩顴潮紅,午后潮熱,手足心熱,心煩不寐,大便不暢。舌紅,苔薄黃而干,脈細滑數。
證候分析:腎陰不足,命火偏旺,津液虧耗,膀胱不利,故小便淋漓而痛,量少色深黃。津傷不能濡潤腸道,則大便不暢。虛火上炎,故顴紅,心煩不寐。陽虛內熱,故潮熱,五心煩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滑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滋陰潤燥,通淋。
方藥:知柏地黃湯(方見經行口糜)加麥冬、五味子、車前草。方中熟地、山茱萸滋陰補腎,養血潤燥;丹皮清肝膽相火,兼瀉血中之熱;麥冬、五味子補肺,滋腎,生津,潤燥;茯苓、澤瀉、車前草利尿通淋;知母、黃柏瀉命門相火。使火平水足,津液來復,淋痛自愈。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