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不調導致月經先后無定期
經期不調,或先或后,稱為“經行先后無定期”,又稱“月經愆期”。
《傅青主女科》:“婦人有經來斷續,或前或后無定期,人以為氣血之需也,誰知是肝氣之郁結乎!夫經水出諸腎,而肝為腎之子,肝郁則腎亦郁矣。腎郁而氣必不宣,前后之或斷或續,正腎之或通或閉耳。或曰肝氣郁而腎氣不應,未必至于如此。殊不知子母關切,子病而母必有顧復之情,肝郁而腎不無繾綣之誼。肝氣之或開或閉,即腎氣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疏肝子郁,即開腎之郁也。肝腎之郁既開,而經水自有一定之期矣。方用定經湯。”對月經先后無定期有了全面而詳細的敘述。
【經期不調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氣血不調,沖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所致,而導致氣血不調的原因與肝腎關系密切。臨床以肝郁、腎虛為多。
1.肝郁 肝司血海而主疏泄,宜條達。若情志抑郁,或忿怒傷肝,致使肝氣逆亂,疏泄失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疏泄過度則月經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則月經后期而來,遂成愆期。
2.腎虛 腎主閉藏。若素體腎氣不足,或房室不節,或孕育過多,損傷沖任,以致腎氣不守,閉藏失職,沖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以致月經周期錯亂。
【經期不調診斷】
以本病的臨床特征,為周期有時延后,有時提前,延后提前超過七天以上,無固定規律,即可診斷。
【經期不調辨證要點】
本病辨證,以經量或多或少,有快,小腹脹痛甚連胸脅者屬肝郁;量少色淡質清,腰痠痛,屬腎虛。
【經期不調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原則在于養血調經。屬肝郁者,宜疏肝健脾;屬腎虛者,宜補益腎氣。
【經期不調辨證施治】
1.肝郁
主要證候:經期或前或后,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胸悶不舒時欲嘆息,郁郁不樂噯氣食少,苔薄白,脈弦。
證候分析:郁怒傷肝,疏泄失常,氣血逆亂,血海不寧,故經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肝郁則氣滯,滯則血行不暢,而見乳房、胸脅、少腹脹痛。嘆息可以舒積氣,故時欲嘆息,肝氣犯胃則噯氣食少。苔白,脈沉弦,為肝氣郁滯之象。
治法:舒肝健脾,養血調經。
方藥:逍遙散(《和劑局方》)。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薄荷助柴胡疏達之力。當歸、白芍養血調經。白術、茯苓、甘草和中健脾。煨姜溫胃行氣。全方重在疏肝理脾,使肝氣得舒,脾氣健旺,則經自調。若肝血不足,肝陽偏盛而見頭暈目眩,舌紅口干者,宜去煨姜、薄荷之辛散。若經來小腹疼痛,血行不暢者,加澤蘭、桃仁以活血通經。
亦有肝郁犯脾,以致統藏失職,而出現經期先后無定期者。如《葉天士女科》云:“月經或前或后,此因脾土不勝,不思飲食,由此血衰,故月水往后;或次月飲食多進,月水又往前矣。”臨床見證,除經來或先或后外,還伴有經色淡紅,四肢不溫,倦怠懶言,便溏納差,舌質淡,苔白膩,脈緩無力等證。治宜健脾益氣。方用參苓白術散(《和劑局方》):人參 白術 茯苓 炙草 山藥 扁豆 蓮肉 苡仁 砂仁 桔梗 陳皮。
2.腎虛
主要證候:經來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頭暈耳鳴,腰痠如折,或小腹空墜,夜則尿多,大便不實,舌淡苔薄,脈沉弱。
證候分析:證屬腎氣虛弱,沖任不調,而血海蓄溢失常,以致月經錯亂,先后不定。腎氣不足,陰陽兩虛,陰不足則經血少,陽不足則經色淡而清。腎主骨、生髓,開竅于耳,腦為髓之海,腎虛則髓海不足,孔竅不利,故頭暈耳鳴。腰為腎之府,而胞脈又系于腎,腎虛失養,則腰痠如折,小腹空墜。腎司二便,虛則不能制約,故小便多而大便不實。舌淡苔薄,脈沉弱為腎陽不足之象。
治法:補腎氣,調沖任。
方藥:固陰煎(《景岳全書》)加附子、肉桂、補骨脂。方中熟地、山茱萸、菟絲子、補骨脂補腎陽,益精氣。人參、山藥、甘草益氣健脾。桂、附補命門之火。五味子、遠志交通心腎。使水火既濟,陰平陽秘,則經自調。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