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頭痛
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以頭痛為主證者,稱為“經行頭痛”。《張氏醫通》有“經行輒頭痛”的記載。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是氣血為病。若素體血虛,經行時益感不足,血不上榮,或因瘀血內阻,絡脈不通,或因清志內傷,氣郁化火,皆可導致本病。
1.血虛 素體虛弱,或大病久病,長期慢性失血,或脾虛化源不足,經行時精血下注沖任,陰血益感不足,腦失所養遂致頭痛。
2.肝火 多因清志內傷,忿怒郁結,氣郁化火,經行時沖氣偏旺,氣火易隨沖氣上逆作痛。
3.血瘀 常因情懷不暢,肝失條達,氣機不宜,血行不暢,經行時氣血下注于胞。而足厥陰肝經循巔絡腦,若瘀血內阻,脈絡不通,因而作痛。
【辨證施治】
經行頭痛,有虛實之殊。臨床以疼痛時間、疼痛性質,辨其虛實。大抵實者多痛于經前或經期,且多脹痛或呈刺痛;虛者,多在經后或行經將凈時作疼,頭暈隱痛。治法以調理氣血為主,使氣順血和,清竅得養,則痛自止。
1.血虛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后,頭暈頭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虛細。
證候分析:因素體血虛,化源不足,遇經行則血愈虛,血不上榮,故頭暈頭痛。血不養心,則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虛細,乃為血虛之候。
治法:養血益氣
方藥:八珍場(《正體類要》),酌加枸杞、首烏,以滋陰養血。 方中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熟地、枸杞、首烏養肝血,滋腎精;人參、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茯苓健脾寧心安神。全方有養血益氣之功,使氣旺血足,自無經行頭痛之疾。
2.肝火
主要證候:經行頭痛,甚或巔頂掣痛,頭暈目眩,煩躁易怒,日苦咽干。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證候分析:素體肝陽偏亢,經行阻血下注沖任,氣火偏旺,因足厥陽肝經與督脈上會于巔,而沖脈附于肝,故肝火易隨沖氣上逆而致巔頂掣痛。肝火內熾,則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均為陰虛肝熱熾盛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柔肝煉風。
方藥:杞菊地黃丸(《醫級》)酌加苦丁茶、夏枯草、白蒺黎平肝熄風。 方中以六味地黃湯滋腎養肝,枸杞、菊花養血平肝。酌加苦丁茶、夏枯草、白蒺黎以助清肝熄風之力,使肝腎得養,肝火平熄,則頭痛自除。
3.血瘀
主要證候:每逢經前、經期頭痛劇烈。經色紫黯有塊,伴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尖邊有瘀點,脈細澀或弦澀。
證候分析:經行以氣血通暢為順,氣順血和,自無疼痛之疾。因瘀血內停,絡脈不通,阻塞清竅,則每逢經行瘀隨血動,欲行不得,故頭痛劇烈。血阻于胞,則經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尖邊有瘀點,脈細澀或弦澀,均為血流欠通,氣行不暢之象。
治法:調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通竅活血場(《醫林改錯》)。 方中赤芍、桃仁、紅花直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滯,化瘀通絡;取老蔥、麝香以通上下之氣,氣通則血活;姜、棗以調和營衛。共奏調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功。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