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療治婦科病
臍療是中醫常用的一種外治方法。采用中藥粉末納入肚臍之中,外蓋膏藥,或以中藥餅敷臍部以膠布固定或熨臍、灸臍,或在臍部拔罐,以治療一些疾病。臍療既對經穴起持久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治療作用,適應癥較廣,效果較好。臍療對婦科某些疾病,同樣有獨特的療效。
月經病
月經不調 取當歸30g,紅花、月季花、川芎各15g,共研細末,用茶葉水調敷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用5~7天。
血瘀型閉經 取蜣螂1條,威靈仙10g,焙干共研細末,敷臍,或將細末用酒調為丸,放入臍內,外用傷濕止痛膏蓋貼,約1小時后去除。
月經過多 女貞子、旱蓮草各10g,地榆炭12g,共研為細末,分為兩份,每天用1份,醋調成糊狀,敷于臍部,夜敷晨棄,連用5天為1個療程,適用于肝腎陰虛火旺、迫血妄行之月經過多。
寒凝氣滯之痛經 方一:取肉桂15g,小茴香、吳茱萸各20g,共研細末,用白酒適量炒熱,敷于臍部,蓋以清潔紗布固定,每月經血來前敷3日。方二:肉桂3g,五靈脂10g,蒲黃20g,共研細末,一半用水調為糊狀,敷于臍部,每日1次。另一半,分2次溫開水送服。3天為1個療程。
產后病
產后受腹痛 臍部,以紗布蓋嚴,再用熨燙(用熱水袋亦可)。對產后受寒所致的腹痛不止有良效。
產后汗出 用五倍子15g,研末加醋調,敷臍部。也可用何首烏20g,研末,水調成糊狀,貼于臍中,適用于產后體虛自汗盜汗不止,每天1次,連用至愈。
產后惡露(子宮內瘀血)不下 取紅花15g,桃仁25g,益母草30g,共研細末,用黃酒調敷臍部,每日換藥1次,連用5~7天。
惡露不絕 方一:黃芪、黨參、白術各25g,升麻、龍骨各10g,甘草6g,共研細末,取15~30g,米醋調成糊狀,敷貼于臍孔,覆蓋固定,每日換藥1次,適用于氣虛型患者。方二:當歸、川芎、肉桂、炙甘草各15g,蒲黃、乳香、沒藥、五靈脂各7.5g,赤芍3g,共研為細末,取藥末約15~30g,與血竭末0.5g,調合拌勻,加入熱酒調成厚膏,敷臍,覆蓋固定,隔3日換藥1次,至惡露干凈停藥,適用于血瘀型患者。
產后便秘 大黃10g,木香5g,共研細末,水調成糊,敷于臍部,每日1次,便通則停藥,不可久用。
其他婦科病
慢性宮頸炎 穿心蓮200g,益母草100g,水煎2次,合并煎液,過濾后濃縮成100ml,加入防腐劑。每次用紗布蘸取10ml,敷于臍部,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婦女黃褐班 紫草30g,白芷、白芍各10g,肉桂2g,共研細末,每次用5g,敷于臍部,可用水調或蜂蜜調為糊狀再敷,10天為1個療程。
性欲亢進 蓮子芯5g,知母10g,黃柏5g,研為細末,鹽水調為糊狀,敷于臍部,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主治婦女性欲亢進,陰虛陽亢,面紅目赤,虛火上擾,口舌燥,脈細數等。
早孕嘔吐 用公丁香15g,陳皮10g,半夏20g,共研細末,取新鮮生姜30g,煎濃汁調成糊狀。取適量敷于臍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敷2~3日。此藥也治脾胃虛寒的嘔吐。
白帶量多 取白芷20g,黃芪、桑螵蛸各30g,共研細末,用黃酒或米醋調成糊狀,取適量敷臍部,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用5~7天,對腎氣不足所致的白帶增多療效最佳。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