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痛經中藥外敷內服現奇效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見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惡欲吐等證,并伴隨月經周期發作,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郁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為治,臨床觀察發現,痛經以氣滯血瘀多,而許多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藥治療痛經有很好效果,介紹幾則,供選用。
1、云南白藥類:云南白藥粉劑或膠囊劑適量,取出后用白酒調為稀糊狀,填于肚臍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并可時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每日1換,連續3~5天。或取云南白藥酊適量,涂于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并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2、麝香風濕油:取本品適量,涂于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并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可活血止痛。
3、速效救心丸:痛經發作時,單純使用本品即可達到止痛效果,方法是:疼痛發作時,取本品 2~4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為細末,置于傷濕止痛膏中央,外貼關元、氣海穴,固定,每日1換,一般用藥5~20分鐘疼痛可止。為預防痛經,可于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取本品3~5粒研為細末,置于傷濕止痛膏中央,外貼關元、氣海穴,每日1換,至月經來潮后停用,連續使用2~3個月經周期即可。可芳香溫通,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4、中華跌打丸:每于經前3~5天,取本品1~2粒,研為細末,加白酒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5~7天。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5、七厘散:將本品適量撒在關元穴上,外用香桂活血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2~3天。可活血通絡,祛瘀止痛。
6、清涼油:取本品適量,外搽肚臍處,每日 2~3次,連續2~3天。可清熱涼血,活血通絡。
7、復方丹參類:月經來潮前2~3天,取復方丹參片5片,每日3次口服,連續5~7天;或取復方丹參液2~3支,用棉球浸濕后置于肚臍處,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連續5~7天。或待痛經發作時,取復方丹參滴丸5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為細末,清水適量調勻,置于肚臍處,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8、三七片:取本品3片口服,再取本品適量研為細末,清水適量調勻,置于肚臍處,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