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從外治療痛經
痛經之“痛”——真真忍受了15年的痛經折磨,每月少則兩天,多則7天。大約60%的女性和真真一樣,每月忍受痛經之“痛”,從輕微的不適,到身體的一場地動山搖,經痛給女性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
中醫認為,此病多為肝郁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為治。
1。白藥填臍法:取云南白藥適量,白酒調為稀糊狀,填于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并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每日1換。連續3-5天。
2。芥糊貼足法:取白芥子12克,研為細末,加面粉適量,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換,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
3。取嚏療法:藥用皂莢30克,冰片10克,共研細末,取少許置于掌中,并捂鼻吸之,頃刻噴嚏頻作,繼而微汗痛減,每日2-3次。
4。外敷療法:取川烏、草烏各5克,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換藥1次。
5。熱敷療法:降香30克,蘇木60克,桃仁30克,共研粗末,裝入布袋,噴灑適量的黃酒炒燙,熱熨少腹部疼痛處。藥袋冷則換,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或以痛解為度。
6。藥液摩擦法:取麝香風油精或云南白藥酊適量,涂于臍下關元穴(臍下3寸處)、氣海穴(臍下1。5寸處)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并傳入腹內時,疼痛即止。
7。痛經足浴法: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連用3-5天。
8。貼穴療法:用半張麝香壯骨膏分別貼于關元穴、三陰交穴(脛骨后緣,內踝上3寸),并有自己拇指按壓局部貼穴處,每日3-5次。
起居調攝:
1。注意經期保暖,講究經期衛生。忌食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香蕉、西瓜、鳳梨、芒果,冰鎮的冷飲、冷食、辛辣油炸食品等。
2。消除對經期的緊張、恐懼心理。可適當地參加勞動和運動,但要注意休息。
3。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心平氣和,及時消除焦慮、緊張、恐懼心理。
現代有許多可以緩解痛經的方法,對痛經的治療,有內治(口服中藥、西藥)與外治(針灸、穴位貼敷、藥帶熱敷等)之分。
專家強調:飲食調養只能對痛經起到輔助治療之功,決不能以這些功用替代就醫和治療。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