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性偏頭痛的中醫治療方法
月經性偏頭痛屬祖國醫學頭痛范疇,現已統一命名為頭風。該病的發病機制大多認為同月經周期中雌二醇和孕酮周期性改變有關,在月經期開始之前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會誘發偏頭痛的發作,而有研究證實雌激素與5-HT的合成相關,5-HT的合成與降解以及神經元信息的發放似乎都受到雌激素受體介導機制的影響。
在臨床中可以觀察到:月經性偏頭痛患者大多有痛經、怕冷、四末冰涼及經行有血塊等,屬于中醫學陽虛寒凝證的特征,從中醫的發病機理來講,女子以血為先天,肝藏血,月經期氣血下注胞宮,肝血相對不足,患者本屬陽虛體質,易受外寒侵襲,此時寒邪侵襲,致肝經受寒,凝滯不通,則發為偏頭痛。
治療方法 停止服用就診前所服用的治療偏頭痛的西藥,中藥湯藥全部用當歸四逆湯協定方(當歸、白芍、大棗、炙甘草各15g,桂枝、生姜各10g,細辛6g,通草5g)。
用法:上方加水約800mL,文火煎煮半小時,每煎取汁約2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每日l劑。所有患者均于月經期前2天開始服藥,每次服藥1周,至下次月經期前再次服藥。
當歸四逆湯出自《傷寒論》厥陰病篇,為厥陰血虛寒凝而設,方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大棗、通草而成。當歸苦辛甘溫,補血和血。與芍藥合以補血虛;桂枝辛甘而溫,溫經散寒,與細辛合而除寒邪;甘草、大棗益氣健脾,補血通陽,更加通草通經脈,使陰血充,客寒除,陽氣振,經脈通,手足溫而脈亦復,共奏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功,主治陽氣不足,陰血亦弱,外受寒邪.傷于經絡,血脈不利所致,諸證用于治療女性月經性偏頭痛,恰中病機,通過小樣本的自身前后對照試驗證明,治療月經性偏頭痛,療效肯定,且服藥后患者普遍反應痛經、怕冷等癥狀較前明顯好轉。
相關文章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