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點穴療法食療方法 可緩解妊娠嘔吐
懷孕生孩子是一個美好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孕媽媽的體質不好,前面幾個月免不了有孕吐反應,孕吐的孕媽媽身體可能吃不消,藥物治療又不行,所以可以通過一些中醫療法進行改善妊娠孕吐反應。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妊娠孕吐呢?
中醫認為,妊娠嘔吐即惡阻,是指受孕后2~3個月之間,反復出現的以惡心、嘔吐、厭食或食入即吐為主要癥狀的孕期病癥。
點穴療法緩解妊娠嘔吐
妊娠嘔吐分補法和瀉法。補法:內關穴,繼以背部循壓法,再點膈俞穴,可抑制胃氣上逆。腎俞穴,能安胎補氣。足三里穴,引胃氣下降。瀉法:太沖穴,有止嘔作用。每穴平揉、壓放各100次。
穴位:內關、膈俞、腎俞、足三里、太沖。
如有頭痛者,加前額推運法。
點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點穴。
治療效果:輕者,嘔吐數天,不治自愈。重者,點穴4~5次,即可治愈。
食療方——
1、 每次服1小勺蜂蜜,每日3次。
2、 鮮生姜1片,放口中咀嚼。
3、 甘蔗汁1杯,加生姜汁少許,一次服完,可視情況服次數。
4、 柚子皮20克,切碎,煎水代茶飲,每日一次。
5、 米醋60毫升,煮開,加入白糖30克,溶解后,打入雞蛋一只,待雞蛋熟,食蛋食醋。
偏方——
【方1】烏梅肉、生姜各1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烏梅肉、生姜、紅糖加水200克煎湯。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
功效提示:烏梅性溫味酸,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安蛔的作用,可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鉤蟲病,牛皮癬等。據《本草綱目》記載,烏梅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粘不仁,去青黑痣,蝕惡肉。去庳,利筋脈,止下痢,好睡口干。水漬汁飲,治傷寒煩熱。止渴調中,去痰治瘧瘴,止吐逆霍亂,除冷熱痢。治虛勞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
此方具有和胃止嘔,生津止渴。適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嘔吐。
【方2】雞蛋2只。姜切絲約2湯匙或適量。鹽少許。
做法:下油1湯匙,放下姜絲炒香鏟起。燒熱鍋、下油1湯匙,打開雞蛋放下鍋中,‘慢火煎至半凝固時,放下半份姜絲,灑下少許鹽,折成半月形,煎至兩面黃色鏟起上碟。余下雞蛋1只與半份姜絲的做法同上。
功效提示:姜有益脾胃、散風寒的功效;雞蛋功能滋陰、潤燥、養血。
此方具有祛風暖胃的功效,含有蛋白質,食后可達進補目的。
孕婦如果可以改善妊娠孕吐,那么整個孕期就會好受很多,孕媽媽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所以希望家長和孕媽媽可以多關注下面介紹的。
-
女人痛經食療方法有哪些?5種食療告別痛經女人痛經要多吃些溫補性的食物,能改善痛經問題,能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能促進女性經血順利排出山楂,桂枝紅糖湯具有促進經血排出
-
女人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中醫分析手腳冰涼原因女性手腳冰涼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原因,手腳冰涼也有可能是氣血虧虛的原因,手腳冰涼可能是身體保暖不當造成的,因此應該要做好身體
-
女人手腳冰涼如何飲食調理?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會遇到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虛虧引起的女性,如果有手腳冰涼的現象,應該要多吃些滋補身體的食物
-
如何調理手腳冰涼?學會三種方法女性通常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手腳冰涼要注意多運動,手腳冰涼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原因,平時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改
-
中醫分析痛經原因有哪些?女人痛經與多種因素有關,女人痛經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血液循環不通暢是導致女性痛經的常見原因,氣血虛弱也會出現痛經問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