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高血壓的關鍵 低鹽飲食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與食鹽有著密切的關系,高鹽飲食會誘發高血壓的產生。專家介紹,想要擁有平穩的血壓,限制食鹽的攝入是關鍵的一步。
前些天,我的一個老病號劉老師來門診復查,服藥后血壓仍是一如既往地超過170/100毫米汞柱,頭暈、頭痛,老伴不放心也跟來了。問診、查體后,我轉頭問他愛人,你們家三口人一月買一斤鹽夠吃嗎?“遠遠不夠,我們三口人每月至少兩斤半!”。這回終于找到原因了,原來劉老師總說在限鹽,看來差得很遠。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人均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最好不超過5克(我國高血壓指南建議不超過6克),食鹽中約40%是鈉,因此折合鈉每人每天以不超過2克—2.4克為宜。這樣算起來,一家三口每月30天的食鹽總量最好不超過一斤。因為還有很多食品含鈉,甚至一點兒咸味兒都沒有的食品也含很多鈉,比如味精、雞精等。腌制品(咸肉、咸魚、咸鴨、咸菜、咸蛋、榨菜、泡菜、豆腐乳等)、醬制品(醬油、醬、醬菜、醬豆腐等)、方便面等含鈉最高,一包方便面調料中的鹽足夠你一天的鹽量,這些應盡量少吃。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在現有鹽攝入量的基礎上,每日減少3克鹽攝入,可減少腦中風13%,冠心病10%;如減少9克鹽攝入,可減少腦中風1/3,冠心病1/4。對于我國居民來說,每日攝鹽量平均值遠遠超出6克標準的2—3倍,因此,通過限鹽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空間是很大的。
人的味蕾適應性很強,一般來說,兩周以后就能逐漸適應,因此,越吃越咸很容易,越吃越淡也不是什么難事兒,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吃淡的。在這點兒上,主廚的太太或先生有主動權,可以應用限鹽勺、記總量等方式定量控制。炒菜應在出鍋前再放鹽,也不能放鹽后又多加糖以沖淡咸味,更不能鹽不夠、醬油湊,餐桌上盡量不擺咸菜、醬豆腐、火腿腸之類高鈉食品,盡量少放味精、雞精,做湯則更宜清淡,最好利用好的食材煮出鮮味。
當然,不同的人需鹽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久坐辦公室的人要嚴格控鹽(出汗少、活動少),平時體力活干得多的人則可適當多吃。此外,老年人味蕾多不敏感,因此家人要監督他們少吃。
知道了高鹽飲食的危害,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全家總動員開始限鹽活動。
-
老人如何防治高血壓?幾種食物預防高血壓老年人要注意預防高血壓,經常吃些土豆具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土豆不僅營養價值高,土豆中含有的鉀元素有利于心臟健康,可以減輕
-
老人高血壓該如何護理?做好飲食護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各方面的護理工作,尤其要注重飲食護理,也要注意心理護理,及時調節緊張壓抑的情緒,消除老人悲觀心態,樹立信
-
老年人高血壓怎么辦?老年人更容易得高血壓,高血壓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患高血壓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有時會有輕微疼痛的現象,會出現記
-
田七低血壓可以吃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有一些低血壓的這樣的癥狀,那么到底對于低血壓這種疾病來說,天氣能不能夠降低血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
-
老年人高血壓要注意什么?高血壓患者要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并且要定期到醫院做身體檢查,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同時要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工作,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