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需提防高血壓威脅
我們曾經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隨著生活方式,飲食方式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了高血壓的行列,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年輕,高血壓就不會招惹你呀。
誤區1
有遺傳史未必早發病
病例:從上大學開始,小秦就知道自己遺傳了父親的高血壓。不過,他從來沒把它當回事。“不就是血壓高點嘛,我爸年輕時身體好好的,到了六七十歲才吃藥。”抱著這樣的想法,工作將近10年了,就算每年體檢都檢出高血壓,他都始終堅持不做治療。
辟謠:醫師表示,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常認為,父母有高血壓,可他們到老了才發病,足以證明高血壓對年輕人沒有危害。有些人更覺得,即使有遺傳傾向,也未必會發病,不用那么擔心。然而,和普通人相比,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發病率確實要高出很多。“目前高血壓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其中60%的患者就有家族遺傳史。”這和以前是不能比的。上一輩的人生活相對簡單,壓力小,血脂血糖高的也不多,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相對要低得多,即使有家族遺傳史,可能也會在中老年發病。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作為一個出生在高血壓家庭的孩子,對高血壓的防治決不能不重視,最好從小預防、長期堅持,否則高血壓就會提早登門拜訪。
誤區2
應該有頭痛頭暈的癥狀
病例:28歲的袁先生經常熬夜“爬格子”。他這幾天一度出現視力模糊,開始以為是視疲勞,直到幾天后仍然有這種癥狀,有時還感覺胸悶、心慌,才想著去醫院看看眼睛和心臟。可讓他意外的是,眼睛檢查后沒問題,卻診斷出了高血壓。袁先生很疑惑:“血壓高不是頭痛頭暈嗎?怎么視力模糊也是高血壓?”
辟謠:醫師表示,頭痛頭暈、心慌胸悶是比較典型的高血壓癥狀,此外,有些人一到下午就頭痛,像被施了緊箍咒一樣,沒有精神,還嘔吐,有些人頭發脹,突然眼朦,看東西模糊不清,有些人脖子僵硬痛,整個硬得像塊板,都可能是高血壓的早期表現。然而,有癥狀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高血壓都是無聲無息的。“70%-80%的患者沒有不舒服,就是量血壓高一點。有些人完全不知道自己高血壓,等到中風被送到醫院才發現。”
所以,單從癥狀來判斷高血壓,很容易造成漏診誤診和病情延誤。最好的辦法是定期量血壓,有問題及時看醫生。切忌發現血壓高也不重視,雖然沒有癥狀,但血管的損害每天都在發生,伴有生活方式不良的人血管損害更厲害,長此以往,中風、腎功能不全、心衰、心梗等并發癥都會隨之而來,這才是高血壓最可怕的地方。
誤區3
單憑飲食運動也能控制
病例:38歲那年,吳先生診斷出了高血壓。醫生認為他應該服藥,但吳先生不愿意過早被藥物糾纏。為了控制血壓,他采取了飲食運動調節的方法:少吃鹽,多運動,結果體重減了好幾斤,身體狀態也似乎更好。然而半年后的一天,他突然劇烈頭痛,送到醫院做CT發現腦出血,幸好救治及時。從那以后,吳先生再不敢不吃降壓藥了。
辟謠:專家說,查出高血壓未必要吃藥,有些人屬于一級高血壓(140-159/90-99/140-150毫米汞柱),通常是先做2-3個月的飲食運動調節,包括少吃鹽、多運動、生活規律不熬夜、減輕壓力等,再來復查評估血壓(最好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如果血壓正常了,可以不用吃藥,繼續調節,但要是不正常,再調節也不能逆轉,那就必須吃藥了。對二級(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壓一般都要給藥,否則血管損害更嚴重,隨時都可能出意外。“中風患者里超80%有高血壓病史,用藥比不用藥中風的概率減少40%。”不及時用藥也會耽誤治療,病情越發展越難以控制。即使有些人暫時通過生活方式調節使血壓恢復正常了,也必須長期監測血壓,因為人是有惰性的,一旦不監測了,飲食運動也就亂七八糟了,血壓水平也隨之升高。
高血壓年輕患者要注意兩大變化
1、若某段時間要沖擊考試或完成重要的工作任務,常常會熬夜、休息不好、失眠等,要警惕血壓升高,可能需要加藥。
2、周一往往開會多,挨批也多,焦慮之下血壓也可能升高。最好在辦公室放一臺血壓計隨時測量,血壓一高可臨時加用某些短效降壓藥物。
-
老人如何防治高血壓?幾種食物預防高血壓老年人要注意預防高血壓,經常吃些土豆具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土豆不僅營養價值高,土豆中含有的鉀元素有利于心臟健康,可以減輕
-
老人高血壓該如何護理?做好飲食護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各方面的護理工作,尤其要注重飲食護理,也要注意心理護理,及時調節緊張壓抑的情緒,消除老人悲觀心態,樹立信
-
老年人高血壓怎么辦?老年人更容易得高血壓,高血壓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患高血壓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有時會有輕微疼痛的現象,會出現記
-
田七低血壓可以吃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有一些低血壓的這樣的癥狀,那么到底對于低血壓這種疾病來說,天氣能不能夠降低血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
-
老年人高血壓要注意什么?高血壓患者要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并且要定期到醫院做身體檢查,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同時要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工作,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