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病沒病都得關注血壓
很多人患高血壓初期并不會感到有什么不適,大部分都是量血壓時才發現的。所以中醫指出,老人有病沒病都得關注血壓,密切關注血壓就是擊退“殺手”的關鍵一招。
一般,健康人群每年體檢時測一次血壓即可,但有高血壓家族史、長期吸煙嗜酒、吃飯口重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測兩三次。已經查明有高血壓的患者,建議在家里備一臺血壓計,密切監測。很多人都擔心自己測血壓不準,其實這是個誤區。
家庭自測血壓,第一步是選臺適合自己的血壓計。目前市場上的血壓計大致分為水銀柱式和電子式兩大類。水銀柱式血壓計的優點是準確性和穩定性較高,但它需要用聽診器來聽聲音測量,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人測量時容易出現誤差。電子血壓計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所以建議家庭血壓測量選全自動電子血壓表最宜。
電子血壓計按照測量部位來分,又有袖帶式(也稱“上臂式”)、腕式和手指式的,其中袖帶式(見下圖)適用人群最廣,測出的數值也更準確。腕式和手指式血壓計不適用于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這些患者的手腕、手指同上臂的血壓測量值相差很大。
第二步是學會正確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袖帶松緊合適。袖帶過緊會使血流不暢,過松會使血液振動不能徹底傳遞到袖帶,測得數值不準確。袖帶卷應以袖帶與手臂之間能自由伸進一指為宜。其次,用袖帶血壓計時,袖帶的底部應高于手臂肘窩約1—2厘米處。
第三步是掌握測量頻率和時間。血壓控制平穩的人,可每周只測1天的血壓。初診斷為高血壓或血壓不穩定者,建議連續測量血壓3—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3遍,選擇2次最接近的再取平均值。
知道了老人有病沒病都得關注血壓,最后提醒,下次去醫院別忘了帶上自測血壓記錄,交給醫生作為參考,這樣更能真實反映出血壓狀況。
相關文章
-
對中老年人的8條飲食建議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歸納出以下9項適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識上了年紀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衰老,這時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礎在現實生活中,關乎老年人健康長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適當,否則將適得其反目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廣場上,公園里的老人們又開始跳舞鍛煉,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壽需做養精、健腦、養神的活動根據中醫保健專家的建議,老年人多參加運動是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之一。運動也分很多種,而老年人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太適合比較劇烈
-
老人如何養生 可以試著這么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養生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給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