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老人飲食甘淡早睡早起運動緩和
立秋是三伏的第一天,因而即使是立秋后依然暑熱難消,但空氣開始逐漸干燥。這樣的時節,養生該注意些什么呢?老人秋季養生又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專家說這樣的天氣往往使人煩躁,人一煩躁就傷肺,而肺又主氣,氣不暢,自然睡眠淺,食欲差,精神不佳。一些人會漸漸出現口干、咽燥、皮膚干燥、眼睛干澀、大便秘結、小便赤紅等癥狀,這些都是中醫認為的*“燥”的表現。初秋之時的養生技巧是既要清熱,又要潤燥。如何應對“多事之秋”,老中醫介紹,要從飲食調節、起居養生、精神調燮三方面做起。
不同年齡層次的人,身體活動機能各不相同,因此老人、小孩、年輕人有所區別。
老人 飲食甘淡早睡早起運動緩和
一年四季的氣候,有四個主旋律,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秋天,天地間的陽氣,開始往里收了,因此*的飲食、起居、運動也要跟隨氣候而變化,以養氣為主。
飲食調節方面,老年人消化功能差,更應提倡甘淡。老中醫介紹,要遵循一個原則,五谷最重要,飲食要均衡。俗語說“一口肉、四口飯、三口蔬菜、兩口水果”,老年人的飲食,可以這個為標準,多吃水果、蔬菜。
而對于秋后補身,應以“通”為補,體虛就補氣;體盛就瀉火。
例如,陽氣旺的老年朋友,就不宜吃人參、冬蟲夏草等補品,可以平補,以豬肉、水果、蔬菜清淡食物為主;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老年人,每天可以泡一壺決明子,平血壓血脂,亦是補;相對體虛的老年患者,可以適當地食用一些兔肉、羊肉、牛肉、鴨肉進行緩補。
起居養生方面,老年人要早睡早起,起床后喝杯開水,可預防感冒。立秋時節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臥早起,是因為“早睡”可調養*內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的形成,對于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精神調燮方面,運動有恒有節。老年人運動要緩和,并且運動量不宜大,例如,清晨散步、打太極,晚飯過后再散散步即可;不適合早中晚都進行鍛煉,有的老人早上練劍、中午在室內倒退走、晚上跳舞,這樣運動量就太大。
-
對中老年人的8條飲食建議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歸納出以下9項適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識上了年紀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衰老,這時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礎在現實生活中,關乎老年人健康長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適當,否則將適得其反目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廣場上,公園里的老人們又開始跳舞鍛煉,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壽需做養精、健腦、養神的活動根據中醫保健專家的建議,老年人多參加運動是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之一。運動也分很多種,而老年人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太適合比較劇烈
-
老人如何養生 可以試著這么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養生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給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