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預防:老人要警惕慢性心衰發病
秋季天氣逐漸轉涼,老人在保健的時候不能忽略的就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醫專家也提醒說多事之秋,老人要警惕慢性心衰的發病。
多事之秋是指某段時間發生的事比較多,這個“秋”不是秋天,而是指某一段時間的意思。但是如果從人們心臟健康的角度上來看的話,秋季的確是非常容易發生問題的“多事之秋”。中醫學認為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氣候逐漸轉涼,陽氣逐漸衰退,是老年人易發病的時令。尤其是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的患者由于感冒等很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被稱作“生命的絆腳石”
是各種心血管病的終末階段。患者會出現心慌、呼吸困難、夜睡不能平臥、下肢浮腫、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等心衰高危人群在秋季里應特別注意預防感冒,不要過度勞累,注意穿衣保暖,以降低慢性心衰發生的風險。
定期檢查是預防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過定期的X線或超聲心動圖檢查監測心臟功能,可幫助醫生早期正確診斷、及時治療心衰。治療原發病,控制病情發展也可防止心衰的發生,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為自己制定的治療方案和干預措施進行治療和康復,按時按量堅持服藥。
如果患者出現心衰癥狀,也無須過于緊張,一方面在生活中做到保證休息,調整日常飲食結構,將每天攝入的鹽限制在2g以內,肉菜比例保持在“一口肉,二口飯,三口水果,四口蔬菜”。
另一方面就要堅持合理的藥物治療,過去治療慢性心衰的主要藥物是地高辛、速尿、硝酸酯類等,主要作用是強心、利尿、擴血管,現在則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等,這些藥物聯合應用雖然治療效果不錯,但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來研發的通絡中藥則不僅能增強心臟舒縮功能,消水腫,擴血管,還可以抑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減少心室重構,既能緩解心衰癥狀,又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長期預后,而且中藥利尿不會造成電解質紊亂等副反應,是慢性心衰患者的新選擇。
-
對中老年人的8條飲食建議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歸納出以下9項適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識上了年紀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衰老,這時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礎在現實生活中,關乎老年人健康長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適當,否則將適得其反目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廣場上,公園里的老人們又開始跳舞鍛煉,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壽需做養精、健腦、養神的活動根據中醫保健專家的建議,老年人多參加運動是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之一。運動也分很多種,而老年人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太適合比較劇烈
-
老人如何養生 可以試著這么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養生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給我們的生命